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艺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创造活动,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文艺,而一个时代的文艺精品标志着该时代文艺的高度和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艺事业的殷切期待,也是新时代对于社会主义文艺的热切呼唤。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理论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历史主动精神,坚定远大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不断推动历史进步、完成伟大目标。回顾党的历史,文化建设始终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维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唯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才会有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中华儿女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创造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缔造了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赓续历史文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华章。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历史的传承责任,是时代的深切呼唤。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提出的重大命题,是从赓续中华文明的高度作出的庄严宣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重大命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新的文化使命”作出明确阐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阐明我们党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展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创造文化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引领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三者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归宿,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呈现繁荣兴旺、丰富多彩的景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汇聚建设文化强国的磅礴伟力。新时代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坚持“两个结合”,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科学的原则。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秉持开放包容。只有具备开阔的胸怀和国际视野,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海外,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坚守正确方向,创新才能推动时代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充分认识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对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独特价值
文艺精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的标志。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中心环节是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繁荣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文艺百花齐放、精品迭出、人才辈出,文艺生态山清水秀,这是文化繁荣的基本面貌,也是对新时代文艺的整体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创作的品位和质量,多次对文艺精品创作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作出阐述,强调要“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新时代文艺要自觉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使命,着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推进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出更多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说服力的精品力作。
创作更多文艺精品能够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现实力量。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更加需要文艺精品的精神之光。文艺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发展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新时代文艺。通过创作一大批讴歌党和祖国、歌颂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价值引领,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精神支撑。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我们要站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高度上、要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格局中,认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文化的力量与功用,以文艺精品力作讴歌新时代、引领新征程。
创作更多文艺精品能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拓广阔天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通过创作更多文艺精品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增光添彩、为铸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赋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沟通桥梁。文艺精品是凝聚和传承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作了大量璀璨耀眼的不朽作品,不仅为时代铸就起一座又一座的文艺高峰,而且为历史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精神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通过创作更多彰显中华文明悠久传统、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理念、传递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中华文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奋力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
文艺创作必须坚持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引,坚持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新时代文艺创作新规律,鼓励各种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鼓励不同内容、风格交流互鉴。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科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文艺新空间,推动文艺工作在理念、思路、内容、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在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让文艺的创造力尽情奔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与生活是文艺事业永恒不变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一切的文艺创作,一定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文艺精品创作的源泉;气壮山河的民族复兴伟业,是文艺精品创作的主题。创作更多文艺精品,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握时代脉搏,投身建设实践,脚踏实地开展创作。唯有如此,才能对时代、对世界拥有更深入、更透彻的把握,才能对文学与世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更广阔的认知,才能推动现实题材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精品创作不仅要在思想上足够深刻,更要拥有很高的站位。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汲取滋养,为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传递东方之美,推动文艺精品打破圈层壁垒和群体偏见,真正实现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学经典。
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充满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的文艺人才队伍,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时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加强文艺队伍建设,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要持续强化文艺人才思想政治引领,搭建文艺人才培养平台和创作高地,加强文艺人才的能力培养与思想锤炼,为文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锤炼“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综合素养,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保持“板凳愿坐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和执着追求,用高尚的情怀、精湛的技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石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晓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