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吁和期许国家相关部门能联合出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支持政策。比如通过相应的机制和补贴等鼓励性举措,让公立学校一些有余力、有精力、学生又需要的学科老师,愿意在三点半放学后,留在学校,承担起对学生的延时学习服务。但是考虑到公立学校的老师在正常教学时间,确实已很辛苦,所以这一机制举措必须要人性化、科学化。比如也可以鼓励公办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和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标准,学校开展这样的合作,也是可以让家长和各方放心的。因为,学校是最能让家长放心的教育场域。”王欢说道。
“如果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通过社会各方合力,能解决好孩子的‘三点半成长中的烦恼’,孩子在学校既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又省去了不必要的‘辅导班负担’;如果家长能够把周末的时间还给孩子,带着孩子走进社会大课堂,去博物馆、科技馆,那就是最理想化和最有质量的中国孩子课外时光。”王欢最后做了这样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