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全国两会 | 提案议案

王欢委员:破解“三点半成长中的烦恼”

发布时间:2018-03-05     稿件来源:人民政协网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为何喊了减负这么多年,孩子们的“获得感”却并不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的“部长通道”上,也被记者问到了这一“疑难症”的治疗之方。陈宝生首先提出要解决“三点半成长中的烦恼”。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欢看来,解决好“三点半成长中的烦恼”,正是破解学生课外负担重的关键一环。

儿童3 

  “为什么不能出台相关的支持和扶持政策,用好学校这个让各方都更放心的资源呢?”王欢认为,学生课外负担重,不能绕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三点半,对于当下大多数中国家庭,确实是孩子的“空巢期”。“家长没办法这个时间回家陪孩子,学校囿于国家减负的相关规定,学生一天在学校时间不能超过6个半小时,所以只能放学回家。回家没人,所以只能把孩子送到课外辅导班。”王欢说,这样一个逻辑链环,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我呼吁和期许国家相关部门能联合出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支持政策。比如通过相应的机制和补贴鼓励性举措,让公立学校一些有余力、有精力、学生又需要的学科老师,愿意在三点半放学后,留在学校,承担起对学生的延时学习服务。但是考虑到公立学校的老师在正常教学时间,确实已很辛苦,所以这一机制举措必须要人性化、科学化。比如也可以鼓励公办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和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标准,学校开展这样的合作,也是可以让家长和各方放心的。因为,学校是最能让家长放心的教育场域。”王欢说道。

  “如果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通过社会各方合力,能解决好孩子的‘三点半成长中的烦恼’,孩子在学校既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又省去了不必要的‘辅导班负担’;如果家长能够把周末的时间还给孩子,带着孩子走进社会大课堂,去博物馆、科技馆,那就是最理想化和最有质量的中国孩子课外时光。”王欢最后做了这样的畅想。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