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社会建设

大数据助力县域信用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1-12-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许静芬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建立健全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做了明确部署,为大数据环境下以信用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如何有效运用大数据思维,精准嵌入信用建设,加快夯实现代化社会治理之基,是当前各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课题。江阴自2017年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市大数据中心以来,不断拓展县域信用治理模式创新和探索实践,取得了县域大数据融入信用治理的突出成效。

体系设计上突出智慧化的数据治理建立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五类主体的信用信息归集;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江苏省、无锡市四级上层信用数据政策;整合法人库、自然人库、金融信息库三库基础信用信息源;关联互通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2个信息渠道;建设“1个综合性监管服务大平台+N个行业应用子平台的运行体系,智慧化精准化推动大数据+信用广覆盖、深应用、准切入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信治江阴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系统建设上突出畅通的数据运行江阴在大数据系统中嵌入全市信用信息系统一网两库一平台两移动端运行架构,畅通了企业、个人信用为重点的信息库归集渠道,开发联合奖惩系统,上线全市信用监管服务一体化大平台,全面保障信用数据同步共享。目前,全市公共信用平台共享用户覆盖47个部门镇街(单位),平台系统归集信用基础信息5亿条,双公示信息28万余条,诚信江阴网站、两移动端公示公布各类信息70余万条,网站、移动端访问量累计突破150万人次。

行业评价上突出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将行业分级分类监管融入信用监管机制建设,推动行业数据+信用评价监管的有效融合。在安全生产、水利、交通、住建、装修装饰、家居建材、医保、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评价制度,涵盖日常监管信息、双随机信息、重点监管信息等,通过对行业监管数据进行沉底分类,开展数据分析,形成行业信用的权威评价,支撑公共信用评价监管。全市已累计公示行业信用评价信息17.4万余条,为行业差别化监管、公共信用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目前,金融领域100余家非商业银行机构的信贷风险动态管理数据,安全生产领域1万余家企业的安全风险信用评级数据,住建领域130余家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考评数据等多个行业数据实现了与一体化大平台的实时对接联通。

综合监管上突出常态化的数据联动紧扣全市信用综合监管精准化、长效化机制建设要求,江阴率先制订市场主体信用综合监管、第三方信用报告管理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监管办法、指导性标准和规范等,优化升级全市社会信用监管服务一体化大平台,实现数据归集、公示、评价、查询、应用等五大数据功能的联动监管。2020年,组织两期公共信用评价,涵盖市场主体9万余个,推动数字信用嵌入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财政扶持资金审核等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累计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300余份,核查信用报告近4万份,公开公示行业信用风险及失信提示警示信息762条。

信用价值上突出可量化的数据场景倡导诚信文化建设,探索信用价值可获可感可量化机制建设。江阴率先出台五项个人、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办法、守信激励制度,规定个人信用评价达到A+级,企业综合信用评价达到A级,即可享受政务、公共服务领域优先办理、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容缺审批、免交押金(保证金)等优先优惠政策,创设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用气等十类33个信用惠民利企应用产品,实现了从平台信用数据流动无障碍、信用价值可量化体现到企业(个人)享受实惠看得见的场景应用闭环落地。

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化大数据嵌入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有效利用海量的市场大数据,推动平台融合更加高效、数据共享更加密切、场景应用更加多元、治理成效更加凸现,是信用建设改革发展的新课题。江阴将深化数据+信用集成治理实践成效,分析基层信用+数据治理突出问题,着眼于信用建设可持续发展、平台功能拓展建设、社会共治共享意识提升,不断推进三个依托,三个推动的机制建设和实践探索。

依托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推动数据嵌入信用可持续数据是未来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新要素,系统布局数字化信用建设,是各地信用建设亟需谋划的问题。江阴将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聚焦全市改革再出发总任务,确立县域信用体系建设样板区目标定位,加快汇聚信用创建共识,推进数字信用治理现代化建设改革。进一步推动系统谋划,瞄定数字治理体系现代化,持续谋划“54321+N”信用治理体系机制创新,研究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排头兵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和推进数字信用治理现代化建设改革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诚信建设考核方案,推进政务诚信自建,提升全市信用共建合力。进一步强化数据支撑,集成大数据中心数据汇聚功能,强化市级大数据共享平台和各类基础数据库共享,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持续推动数字信用信息传递平台化、信用监管智能化、联合奖惩精准化、信用价值可量化运行可持续,支撑县域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优化完善。

依托政务云的数据支撑推动信用平台功能最大化围绕信用治理体系机制创新,借力政务云的强大支撑功能,实现全市信用主体信息精准分类、互相关联、传递顺畅,公开应用。找准信用数据需求。对标国家、省、市信用体系建设规范要求,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和信用数据应用清单,加快推动监管服务大平台信用体系嵌入政务服务、行业监管等N个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业务流程,对社会主体开展应用服务全覆盖行业监管各个环节,切实发挥信用数据价值。融合社会信用数据。依托江阴政务大数据,进一步打通公共信用和市场信用信息资源联通渠道,开展大数据分析处理,实施与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相匹配的市场交易、公共服务交叉的信用激励措施,探索多元化信用激励和应用服务项目。强化数据分析功能。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信用画像、谱系分析、名单交叉比对、失信记录核查、失信行为跟踪监测、失信行为综合分析、风险事件预警等系统分析功能,升级优化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模型。

依托精准化的数字监管推动信用共治共享可落地全面深化数字协同创新,推进全流程信用监管、联动监管、智能化监管落地落实,提升社会信用共治共享水平。在事前信用监管上,将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主动申报信用信息全面纳入信用记录,推广事前查询信用报告及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报告数据纳入事前数据,扩容主体信用大数据信息资源体系,夯实信用大数据服务和监管基础。在事中信用监管上,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综合运用信用分级分类结果,按照信用状况和风险高低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实施平台差异化监管,实现行业与公共信用信息自动归集、信用监管自动评价、监管措施自动匹配、应用结果自动反馈的闭环效应,不断提升行业信用监管信息化水平。在事后信用监管上,突出信用权益保护,依法依规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引导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树立守信激励和信用重建导向,实现主体信用数据链的全面、完整和安全。突出数据协同共建,引导市场参与信用信息数字资源运作,推动政府、金融和市场三者信用信息的高效整合和融合应用,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数字信用产业链,共推数字信用共建共享。

(作者单位:江阴市发展改革综合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李佳婧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