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社会建设

念响强村富民“三字经”

发布时间:2022-10-27     作者:杨 荣    

  20209月来到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担任党工委书记,下沉走访、了解实情,便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基层工作常走常新,通过走访,我切身感受到甘泉村级经济还比较薄弱,这让我下定决心,必须聚力打造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真正让街道产业强、村级经济壮、村民腰包鼓成为共同富裕的现实图景。 

  围绕一个字,让特色产业强起来 

  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当我来到长塘村一家特种林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时,发现这家主营原料出口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樱花年产量增加的同时,出口销量却不断下降,企业负责人老王心急如焚。据他介绍,樱花等食材尚未入选国内新食品原料名录,无法打开国内市场销售之门。 

  咱们街、村和企业要立刻行动,想方设法将相关证照办下来,这样才能打开国内市场!在与村企会商会办的过程中,我建议大家紧密联系、共同努力,在文本审批、品种分类、图片影像资料收集等方面通力配合、日夜打磨。 

  功夫不负苦心人。今年2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关山樱花正式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长塘村与该企业当即组建了新的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占20%、企业占80%的投入比例,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此外,村集体也加大了土地流转力度,连续扩种700余亩樱花,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固定收益20多万元。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每年长期用工达到60人左右,季节性用工超500人,村民直接收益增加超350万元,带动周边乡镇超300户农民种植樱花近千亩。现如今,省内外200余家食品深加工企业正与该公司进行合作洽谈,樱花产业链延伸的传导路径进一步打通,一二三产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新鲜的五湖无抗草鸡蛋,口味绝佳、营养丰富!各位老铁,走过路过、不容错过!当我和身边同事在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走访时,电商小刘正手捧一盒草鸡蛋在手机镜头前直播带货。 

  近年来,五湖村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用一根网线连通城乡,分散的小农户纷纷对接大市场,田间到餐桌的链条不断缩短。然而,在与小刘的攀谈中我了解到,由于各家企业单打独斗,电商平台运作起来非常困难。 

  为此,我多次与村企负责人进行交流。大家只有抱团取暖、联合作战,才能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交流中,我建议在举办首届农产品电商节的基础上,可按照共建电商平台,共享联盟成果的思路,建立起常态化的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供应模式,组建电商合作社,通过网络平台,牵头销售特色农产品。如今的五湖村通过网络连线、出村进城,相关农副产品已经销售到扬州市区20多家企事业单位,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多点融合、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电商物流新体系已经在当地形成。 

  立足一个字,让村级经济壮起来 

  当我第一次来到老山村走访时,老支书的一席话让我百感交集。以前,老山村经营性收入只有区区数万元,村民收入太少。孩子要上学,家里要日常开支,只能一点一点挤牙膏老支书很是遗憾。村集体经济如何实现增收?就老山村而言,盘活沉睡资产迫在眉睫。 

  我了解到,老山村便民服务中心旁的老村部闲置已有数年。我立刻安排经济发展局、农业农村局的同志现场查看,并与村两委商议,拟将其改造成钢结构厂房出租。同时,经过多方了解,位于辖区双塘村的一家红木加工企业正在为扩建厂房而犯愁。我立即安排老山村与企业负责人对接,双方一拍即合,企业成功入驻。此举不仅为企业解决了生产难题、增加了仓储空间,每年还为村里带来2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除此之外,在老山村原锉刀厂厂址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村里取了一个寓意吉祥的名字——振兴楼。厂房建成出租后,村里每年至少获得30万元的租金收入。截至去年底,村级经营性收入实打实超过120万元。为民办实事有了更强的底气,老山村也连续三年获得街道综合评比一等奖,去年还喜获邗江区立功村称号。 

  当我来到公路集村便民服务中心扩建施工现场时,村里正在商量如何合理使用多余的办公用房。我向村干部建议,要抓住新的经济形态,盘活现有办公场所。通过走访乡贤,村里成功引入创业服务公司,成立专业的农业众创空间,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不到一年时间,不足800平米的村部,就入驻了超过10家小微企业,30多位村民变身创客,成功孵化多家农业科技企业,年销售额近2.5亿元。 

  有了老山村、公路集村的成功案例,各村(社区)受启发更大、干劲更足。这两年,大家围绕闲置农房激活,加快飞地抱团,盘活资产资源、发展物业经济、强化造血功能,真正实现了提效增收。其中,五湖村建成15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公路集村、香巷村合作共建3200平方米三产用房;双塘村利用老阀门厂改造、翻建标准化厂房1500平方米;长塘村在原小学地块新建标准化厂房1100平方米;甘泉新苑三产用房正在实施腾笼换鸟。此外,各村(社区)也在围绕打造古风汉韵总体要求,积极对甘泉老街上的旧办公楼、校舍等资源进行集中改造,用于租赁,实现增收。 

  聚焦一个字,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近年来,甘泉在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上下足功夫,拓宽了以乡村旅游、进城务工和土地流转等为依托的增收渠道。 

  当我走进京甘泉农业生态科技园时,企业负责人向我介绍,近年来,企业流转1000余亩土地用于园区发展经营,通过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京甘泉葡萄采摘节,承办各类商务接待、举行多次户外拓展,每年接待各类游客25万人次,葡萄、香梨、土鸡等农副产品销售红红火火、供不应求,创造乡村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实实在在地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 

  企业的成功来之不易。一方面,得益于街道为企招商、牵线搭桥;另一方面,得益于和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大家共同找寻发展出路。在积极融合农林牧副渔产业、旅游产业、餐饮住宿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区、农趣体验区、垂钓体验中心、儿童乐园亲子游互动区等,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在该企业已经形成,实现了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农业企业发展日益壮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以该企业为首的9家农业企业不仅为当地解决了400余人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还为他们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5万元。今年8月,当我再次走进这家企业,员工小张喜上眉梢:以前整年都在外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近上班,下班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开的工资还高,比外出打零工强多了!在这里,像小张这样的本村打工者还有上百人。 

  除此之外,土地流转及水面发包收益也成为群众收入的有效补充。近年来,街道通过土地流转及水面发包增加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70余万元。土地流转产生的田亩租金和管理费收入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益,还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老人在本地做农活,农户二三产收入不断增加。 

  作为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我深知,要想在共富路上走深走实,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主动念好联、盘、转三字经,聚焦农企利益联结、电商平台建设、产业园区打造,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供应链,从而不断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 

  (作者系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