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社会建设

立足转型发展实际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4-02-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刘焕明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乡村转为社区,村民转为市民,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正经历着复杂的变化。如何更好适应社会治理转型要求,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宜兴市新庄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的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街道转型发展实际,以创新内生秩序为动力,以全要素网格化治理为基础,打造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庄实践 

  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领导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新庄街道坚持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全要素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切实将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紧密联系起来。 

  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在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项目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网格党支部书记项目,构建三级书记项目体系,推动惠民服务向基层最后一公里延伸。通过党建工作联抓共管,有效整合属地高校、市政部门、公益组织等力量,实现组织共建、机制共商、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推进多中心合一改革,创建党建引领、邻里互助项目,整合各类治理信息数据资源,推动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提升治理精准化和智能化程度。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新庄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基层治理党建+民心工程建设,寓治理于服务,以服务促治理。 

  立足于解决群众需求提升治理能力。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要求,通过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等举措,不断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生活需求。针对老旧小区环境杂乱、安全隐患等问题,实行领导班子环境治理包干责任制、排名考核杠杆奖惩制度,以居民安全、品质的生活为重点,对老旧小区、沿街商铺等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农贸市场、口袋公园、智慧停车场等环境升级,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同时,完善网格吹哨、分级响应、部门报到工作体系,用实用活智慧新庄大联动平台,形成街道、村(社区)、专职网格一体化指挥调度联动机制。依托网格书记项目体系,建立清单式管理机制,每月按需制定群众需求清单、治理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逐个销号形成服务闭环。 

  创新居民自治激发新活力。党建引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区治理最重要的制度支撑,也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保障。街道新塍社区党总支通过实地专项调研,制定并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章程》,首创邻里互促互助、共建美丽家园联户创建模式,将居民以居住地排序,分成若干创建联组,划定联建农户包干区域,明确治理任务责任,强化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共建服务便利、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幸福社区。同时,街道还创新打造了景湖邻里堂”“民情茶馆”“婆家人益家亲”“老街话事等一村(社区)一特色网格自治品牌,建立四方议事机制,将老街、庭院、物业用房、党建服务中心等打造成群众身边的议事活动微阵地、民主协商沟通的微平台、文化娱乐的微舞台,使其成为基层网格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哨点 

  科技赋能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街道持续通过信息化建设探索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切实提升网络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对内通过深化解新事1+4+N网格大联动平台,全面整合多个线上民生诉求受理渠道,不断提升数据共享、研判应用、智慧联动等服务实战能力。对外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完善解新事微信小程序功能,通过群众上报端口,精准定位多领域小类事件归属,构建源头发现、信息上报、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五步闭环流程。同时,建立街道信息数据核查库,将人口、房屋、道路、市政设施等各类数据汇聚于信息系统,推动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和联合处置质效提升。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就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拓宽沟通交流渠道,注重源头防治,将被动治理转向主动预防,通过巧解为民题,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新庄街道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聚焦平安新庄这一主线,创建一网+三诊+四保障工作体系,通过一站式平台建设、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建设、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等,全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织密街道人民调解组织服务网格。针对矛盾纠纷类型多样化、纠纷平台调解分散、群众办事多头跑腿等问题,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合一,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承担接待群众、解答咨询、分流督办、跟踪回访等职能,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同时,成立各具特色的品牌调解室、法官+工作站点,充分发挥各类矛盾调解人员的专业协调作用,健全完善诉调、警调、专调、访调、劳调五调联动工作体系,让群众在矛盾调解化解中最多跑一地 

  实施“全科+门诊”分流式化解矛盾纠纷,强化矛盾纠纷治理预警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在于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街道通过三诊+四保障建立健全预警、预防、预置为一体的矛盾纠纷防范运行机制,有针对性地分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通过开设专家门诊、定期组织会诊、创新发展特诊等多种治理形式,联合部门专家调解队伍,协调各方资源力量,系统调查核实纠纷产生的原因、事实依据,召开案例分析会,制定调解方案,及时有效调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分析研判、督察回访、信息报送四项人民调解保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排查评估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情况,掌握重点纠纷调解动态,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工作建议。 

  立足网格“铁脚板”、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队伍“传帮带”,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中。将基层党员、网格员下沉到各个网格,发挥其在熟人社会中的治理主体优势,深入细致查找矛盾纠纷隐患,推动等服务送服务转变。探索多元治理主体协调联动、矛盾调解上下互动、法理结合与访调对接等方式,拓宽矛盾纠纷调解渠道,畅通非诉讼调解通道。注重典型示范,结合知网格学堂,学习、宣传和运用矛盾调解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传帮带效应,提升人民调解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江南大学研究基地主任)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