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生态建设

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

发布时间:2022-07-29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8日 第 05 版)     作者:杨文明    

 
 

  高山云雾出好茶,独特的生态环境让云南永德大雪山的茶叶远近闻名。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石灰地村村民司军海说:“以前为了采茶,有些村民会擅闯保护区。现在,保护区给我们发放茶苗,还请专家手把手地教。”近年来,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查执法越来越严,生态种植的大理茶产量也越来越高,茶经济逐渐壮大起来。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找到了平衡点,当地人倍加呵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一名干部说:“只有守得住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对于生态保护区而言,如何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引导群众走好转型发展之路,是一道新课题。从实践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走老路,而要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以良好生态环境助力可持续发展。

  划定生态红线、推动绿色发展,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在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砍柴、放牧曾经是周边群众不可或缺的“活计”,一个重要原因是“吃不饱,只能上山放牧、挖点野菜”。如今,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砍柴早已被淘汰,不少群众外出务工,保护区开发强度也日益降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群众致富有了新路子,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保护区的一名干部感慨:“有了经济基础,就有了保护能力。”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也是经济发展的要素。只有顺势而为,良好生态环境才能护航人民的美好生活,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当年,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环境,决定生态移民,一些群众刚开始不理解,后来,当地推动发展林下经济、旅游业,群众实现创收增收,逐渐定下心来。同样,为避免过度放牧、采摘野生古树茶给保护区带来破坏,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周边群众免费发放茶苗、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发展生态经济。事实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选好发展产业,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关键看行动与实效。一方面,应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更多群众能走出去致富,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索取;另一方面,也应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强技能培训,让人们有活干、能增收。近年来,石灰地村的放牧农户减少至六七户,原因就在于茶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在种茶管茶中得到收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