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回到农村老家,笔者信步田野间纳凉赏景,只见正在茁壮生长的玉米等农作物翠绿无边,让人心旷神怡。但一路走来,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废弃农药瓶,却让笔者陷入忧虑之中。这些农药瓶大都盖子、瓶身分离,横七竖八散落在杂草丛中。特别是在机井旁、水塘边等农民群众取水配药处,废弃的农药瓶更比比皆是。还有一些农药瓶被风吹入水中,对水体的影响不容忽略。
据笔者了解,有些地方曾推行让农民群众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由农药商铺或专门的回收站点统一回收的办法。然而这个办法落实起来还存在很多问题,随意丢弃农药瓶的情况仍然常见。究其原因,农民群众在喷洒农药等体力劳动后往往已经劳累疲惫,再专程去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有些勉为其难;如果暂存家中,又会给小孩及家畜、家禽等带来威胁。这也提醒有关管理部门,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感受,尽量做到简便易行,所定措施才能落地见效。
整治农村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不仅要通过报纸、电视、公告、标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强化农民群众的风险意识,而且要在严管的主基调下,为农民群众提供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便利条件。这样才能引导农民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同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同频共振,在生产生活中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笔者认为,为农民群众建设方便投放的农药废弃包装物暂存场所,是解决随用随弃问题的治本之策。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建议在村庄通往农田的主要路口和水源旁,建设符合防雨、防渗等危险废物暂存要求的“安全屋”,平时关门落锁,预留投放口。农民群众可将废弃农药瓶等随手投放进去暂存,达到一定存量或到一定期限后,再由专业处置公司统一回收。这样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农民群众可顺路而为,无须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最大程度得到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面对千家万户,单靠有关部门管理显然力不从心。而村级网格员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每日人相见、声相闻、事相交,他们的话对农民群众具有亲和力和号召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村级环保网格“第一关”作用,积极组织村级网格员分片负责,动员、督促农民群众依规而行,打通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让田园风光更秀美。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