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富美高 | 生态建设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

发布时间:2024-05-21     稿件来源:《 中国环境报 》2024年5月21日     作者:   本报记者 任靖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作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试点之一,重庆市已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在推动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合创新、以分区管控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喻元秀,请她分享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的重庆经验。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畅通工作沟通渠道。总体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衔接较好。

  中国环境报:《意见》指出,要充分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衔接。作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之一,重庆的“一张图”已经初具雏形。重庆市如何推进“一张图”有效衔接?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喻元秀:重庆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系统衔接与协调。

  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编制阶段,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就带队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进行沟通协调,此后又多次开展技术座谈与对接,统一编制底图。

  数据统一后,我们将阶段性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同时,考虑到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将是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区域,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重点关注,在划定过程中,我们将城镇开发边界全部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中的重点管控单元。

  成果发布后,双方高度重视成果共享,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融合,初步完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多规合一”平台系统的延展。同时,“多规合一”平台也为生态环境部门开放了端口,便于生态环境部门查询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成果。

  成果更新调整阶段,两部门根据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试点相关要求,组建了由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市规划事务中心组成的技术团队,选择以重点发展为主的长寿区、北碚区、綦江区和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主的城口县、秀山县作为试点区县,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试点,并将试点成果应用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更新调整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

  例如,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提前预判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主动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国土空间规划根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中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等调整区域发展战略。

  此外,我们还主动联系、多次对接规划和自然资源、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12个市级部门,协商一致后制定《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协同会商、工作联络、数据共享”3项常态化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畅通工作沟通渠道,使二者衔接更为顺畅。总体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衔接较好。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数据交换基于线下提供,双方未能将更新调整后的数据及时通过信息平台传输,直接共享,及时更新。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双方工作协调机制,打通数据共享“最后一公里”。

  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管理平台以应用需求为抓手,以便民利企为着力点,实现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字化管理。

  中国环境报:除了衔接“一张图”,信息和技术的衔接也不可少。《意见》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共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合创新,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在这方面重庆有哪些实践?对于环评分区管控有何推动作用?

  喻元秀:重庆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立足应用需求,谋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包括面向公众的智检服务、面向市级和各区县生态环境部门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管理平台和面向市级各政府部门的重庆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3个端口。

  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管理平台于2020年11月上线运行,运行成效明显。信息平台以应用需求为抓手,以便民利企为着力点,是“全方位、多端口、多领域”共享共用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字化管理,为市级部门、技术单位、公众等提供比对复核、环评审批、公众查询服务,对不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项目及时优化调整选址。截至目前,平台已有200余个生态环境部门的用户访问、1208个互联网用户注册使用,共计生成6.5万余份智能研判报告。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发布后,为拓展成果应用、促进成果数据共享共用,重庆市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融入全市“一张蓝图”上,进一步提升全市国土空间管控体系的精细度、精准度。

  同时,我们还为全市社会投资出让用地和政府投资项目搭建空间协同论证“云平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在策划生成阶段共同开展空间协同论证,形成“共同策划、共同论证、共同决策”的协同机制,对项目环境准入、选址等进行论证,确定建设条件、出让条件,确保项目可落地、可实施,为项目前期策划生成跑出“加速度”。

  此外,还上线了建设项目选线选址环境准入自助查询系统APP,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为依据,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面向公众开放,为手机用户提供建设项目选址环境准入研判功能。通过手动绘制、上传空间信息或输入经纬度等方式,利用空间分析等技术,在拟选址点位上提供了对法律法规禁止项目的研判。同时引入 GPS 实时定位功能,支持搜索查阅项目拟入驻地环境准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等。

  APP上线至今,已为全市各类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提供选址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服务。例如,为西渝高铁、藻渡水库、工业园区范围清理等多个重大项目前期阶段优化调整选址选线提供服务,为项目落地及时提供了决策支撑。自2022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用户数达到6.5万余人,访问次数达11万余次,为投资人和招商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项目在招商引资和前期选址论证中,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于涉及优先保护单元的尽量避让,不能避让的,在前期规划论证阶段就做好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要求。

  中国环境报:《意见》指出,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最终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结合重庆经验,您认为如何通过分区管控实现这一目标?

  喻元秀:我认为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撑规划编制。重庆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发布后,在《重庆市“十四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重庆市铁路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暨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庆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辅助识别了规划矿区、铁路、火电、风电、光伏项目可能涉及优先保护单元中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并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前预防了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要求,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前提,推动各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服务产业园区管理。在重庆市产业园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范围(前后两批共32个产业园区)清理工作中,积极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拟新增规划建设范围进行技术审核,确保新增范围符合各类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在产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编制中,充分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多维度做好源头预防,有效支撑全市产业园区国土空间布局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服务项目环境准入。项目在招商引资和前期选址论证中,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于涉及优先保护单元的尽量避让,不能避让的,根据优先保护单元性质及管控要求,在前期规划论证阶段就做好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要求。在项目前期论证阶段提前介入预判项目环境影响,优化调整项目选址选线,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决策支撑。

  如在某高速公路规划阶段,我们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发现项目规划线路穿越了江津中山鹭类县级自然保护区、江津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江津区生态保护红线等优先保护单元,及时给市交通局提出了线路设置应对上述优先保护单元进行避让的建议。市交通局采纳了部分建议,对于确定无法避让江津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通过减少线路经过保护区的长度,并采用无害化穿越的方式,减少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我们再次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发现,优化后的线路避让了江津中山鹭类县级自然保护区,对江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穿越次数由3次减少为1次,拟采取跨越形式穿越江津段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但又涉及了古剑山—清溪河市级风景名胜区,随即反馈业主单位对线路再次进行优化。

  最终,高速公路项目对江津中山鹭类县级自然保护区、江津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古剑山—清溪河市级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进行了避让或无害化穿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