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大地上的红军武装

发布时间:2022-03-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刘 旭    

1929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江苏南通、海门、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整编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中共通海特委的领导下,红十四军驰骋苏中8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游击战争,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打击敌人,通海如泰地区成为距离国民党统治中心最近的红色游击区。

193032日,通海特委公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十大政纲》,正式打出了红十四军的旗号。43日,通海特委和红十四军军部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召开正式建军大会,宣布由何昆任军长、李超时任政委。红十四军按照苏区正规红军编制进行了整编,将原来的两个支队(大队)分别改编为两个师,后又将启东大队扩编为第三师,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7月,红十四军印发了《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明确宣告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右派的战斗目标,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

红十四军成立后,先是打了几个小仗,锻炼部队,真正的第一场硬仗则是进攻如皋西南的老户庄。当年的老户庄是南通地区一个重要战略据点,由大地主大恶霸张符秋(又名张朝汉)长期盘踞,并驻有敌保卫团团部、县警察九分队和省保安队一个中队,深沟高垒,易守难攻。1930416日,何昆率领部队分成三路向老户庄发起进攻,不幸牺牲在战斗前线。最后,红十四军主动撤出战斗。

活动在如泰地区的二支队正式改编为红十四军第一师,在整编成师后不久就打垮了敌人的八路围剿,打出了红十四军的著名战例。1930614日,驻黄桥的国民党剿共总指挥李长江等纠集2000余人,对红十四军第一师活动中心进行八路围剿。红十四军一师师长张世杰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伏击敌先头部队,布下1.5公里长的袋形伏击圈,迎击来犯的国民党军队。当天清晨,浓雾弥漫,国民党先头部队一个加强连150多人进入红军伏击圈。张世杰师长一声令下,红军3个营一齐开火,经过3小时激战,几近全歼敌先头部队,缴获枪支70多支、子弹千余发。李长江大吹大擂的八路围剿在红军的铁拳下迅速瓦解。

活动在通海地区的红十四军一支队(后整编为第二师),也不断出击并捷报频传,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是19303月下旬进攻四甲坝和四扬坝的战斗。四甲坝、四扬坝是敌人在南通东乡加强军事清剿的两个重要据点,驻有县、镇警察队300多人。他们以四甲坝区队长凌霄和县警队三中队长徐冠雄为首,经常下乡清剿,捕杀革命干部,奸淫烧杀。红十四军一支队和南通县委决定拔掉这两个钉子。321日夜,细雨蒙蒙,寒风刺骨,红十四军一支队捕获敌缉私营士兵7名,获得了敌人的口令,于是不费一枪一弹便拿下四扬坝,俘敌20多人,缴枪20多支,徐冠雄只身逃回南通城。另有300多人进攻四甲坝,打进警察局,攻下区公所和沈家宅碉堡,歼敌约1个营,缴获手提式机枪2挺、长短枪160支,救出20多名被捕的同志,处决了血债累累的刽子手凌霄。

520日,红十四军一支队发动了震动南通全县的汤家战斗。当天早上,南通各地赤卫队和群众手执各类武器,与红军会合。战斗发起后,汤家周围的田野上,到处是进攻啊,进攻啊的喊声。敌人躲在碉堡里,疯狂射击,企图顽抗。红军战士奋不顾身打开了碉堡外面的铁门,南北两路的红军和群众一齐放火烧碉堡,少数跑得快的敌人龟缩到最后据点南楼子。在增援敌军到达前,打进汤家的红军和群众主动撤出战斗。撤退时为了迷惑敌人,红军20多个司号员同时吹起进军号,群众一面退,一面大敲锣鼓,高呼口号,震天动地的声音把敌人援兵吓得窜了回去。汤家战斗击杀地主反动武装70多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使他们不敢轻易下乡清剿,推动南通武装斗争走向高潮,使红军影响扩展到更广大的区域。

随着红十四军军事斗争的胜利发展,通海、如泰两块游击区域不断扩大,地跨启东、海门、南通、如皋、泰县、泰兴、靖江、东台等8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红军在江海平原的逐步壮大,引起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地方豪绅一片惊慌,他们惊呼红军声势浩大,羽翼将成

1930729日,通海特委召集如泰红军和地方联席会议,决定在黄桥实行总暴动,认为这是江北革命政权与反革命政权最后决战,并成立暴动委员会作为统一指挥的机构。仅仅经过三四天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准备,就贸然发动了八三黄桥暴动83日这天,配合红军作战的武装农民约5万人。红军主攻部队分四路突击,各路迅速接近敌人。可是正当西路已经突入城门,北路也打开缺口,眼看即可拿下黄桥的关键时刻,内奸李吉根(红军特务队负责人)、李治平突然分别从南路、东路两处撤兵,并把敌人暗中引到红军后面。城里敌人乘机反扑,红军腹背受敌,伤亡很大,不得不撤出战斗,部队损失严重。

88日,红十四军又组织了启东暴动,也失败了。此后,斗争形势日趋严峻,队伍中连续出现叛徒和内奸,红军不断遭到挫折。

与此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为了彻底解除心腹之患,进一步加紧了对红十四军进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在820日召开了通、如、泰(兴)、泰(县)、靖五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协剿红十四军计划,决定先从泰兴入手,次及各县。在军事部署上,敌人对红军构建了两个包围圈。为与国民党军事部署相配合,各地地主豪绅则加紧发展民团、白龙党联庄会保卫团等反动组织,强化保甲制度,屠杀革命群众,制造白色恐怖。

内奸的叛变,敌人的围攻,加上红军自身军事上的盲动和思想上、部署上的准备不够,使革命队伍陷入了很大的被动,遭到了一系列的挫折,至19309月到10月间,如泰、通海两个游击区的红十四军主力部队均被打散,许多指战员在作战中英勇牺牲,江苏省委被迫决定红十四军停止活动,江海平原上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遭到失败。

19285月如泰农民暴动开始,至19309月基本失败,前后28个多月时间里,红十四军在党的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打击了敌人,撒播了革命的种子。

红十四军虽因敌我力量悬殊被打散,但革命战士用鲜血唤醒了民众觉悟,播撒了革命火种,成为一面不倒的红旗。红十四军的斗争,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新四军东进和实现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统计局)

责任编辑:朱 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