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纪事
发布时间:2022-06-30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时 攀 贾 茹    

抗战时期,在苏皖敌后战场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他们以文艺为武器,鼓舞士气,发动群众,忘我战斗,成为新四军开展敌后抗战的得力助手和开路先锋,这支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团队在战火中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写下最有力的注脚。

一、国难当头 彰显青年担当

193816日,新四军军部移驻南昌。朱克靖受新四军军长叶挺之托组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随军开展宣传和民众运动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进步主张的感召下,有志青年争相投奔。在南昌,战地服务团人数由初创时期的十余人迅速增至百余人,成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发投奔的爱国青年和进步文化人士,如武汉的青年学生张茜、林琳,青年作家丘东平,《大公报》记者马骏夫妇等;二是八路军抽调的文艺骨干,大多来自于延安抗大、陕北公学、八路军学兵队等学校;三是归国留学生和归国华侨。战地服务团成立后,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分为戏剧组、舞蹈组、美术组(绘画组)、歌咏组、民运组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地服务团中还有一支由20余名儿童组成的服务团儿童队,他们大多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多数年龄不到15岁。

战地服务团成员年纪轻,大多都是十几岁、二十岁的青年,原本生活相对优渥,有不少是小姐少爷之类,其中多数不是烫发旗袍,便是西装革履,知识水平高,团长朱克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莫斯科东方大学,秘书长徐平羽早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副团长吴仲超毕业于上海法科大学,戏剧组组长李增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舞蹈组组长吴晓邦先后三次赴日本学习现代舞并长期从事舞蹈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们甘愿离开家乡、亲朋,奔赴抗战一线,为拯救民族危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甫一建立,青年们就立即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文艺宣传中,戏剧组、舞蹈组、歌咏组联合举行了多次晚会,传递出了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激情呼号。

二、投笔从戎 锤炼斗争本领

战地服务团成立后,随新四军岩寺整编、进驻云岭、转战江南、挺进苏北。皖南事变爆发后,服务团改编为新四军一师战地服务团。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活动的3年时间里,他们不仅以文艺为斗争武器,更在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参加对敌战斗,开展民众运动,成为一支红专相融、文武兼优的过硬文艺新军。

战地服务团是一支精明强干的文艺宣传队。新四军的文艺活动,主要是戏剧,其次是音乐歌咏,也有一些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在搞绘画、刻木刻,与戏剧、歌咏相配合。战地服务团随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创作和演出了大量生动有力的文艺作品。戏剧方面,有反映军民英勇奋战的剧目如《繁昌之战》《夜袭奔牛车站》,也有动员民众参军的剧目如《红鼻子参军》《送郎上前线》。在音乐方面,由服务团成员音乐家何士德配曲的《新四军军歌》奏响了时代最强音。绘画组也创作了大量油画、宣传画及木刻画,吸引了许多观众。这些成绩都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取得的。

战地服务团也是一支机智果敢的民运工作队。服务团把民运工作作为重点,民运组成员占其成员的大多数。他们深入敌后、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开展调查研究,发展积极分子,壮大革命力量;开展抗日宣传,提高群众的抗战救国意识;发动群众,成立农、工、青、妇、儿童等抗战组织,提高群众政治地位,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建立和发展地方抗日防匪武装,配合新四军部队作战。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也是服务团的任务之一。戏剧组成员多次为国民党部队、伤病员做慰问演出,效果出色。团长朱克靖曾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赴泰州与地方实力派二李(李明扬、李长江)谈判,开展统战工作,为新四军立足苏北打下基础。

战地服务团成员们不断变换身份,有时是政治指导员、文化教员,有时又是担架队、卫生队队员,在参与组织群众支前、战俘教育管理中也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总之,革命的需要就是他们的使命。

三、碧血丹心 铸就奉献品格

从脱下西装、旗袍,换上军装时,这些青年人就已经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革命道路。他们服从党的领导、接受革命教育、磨砺个人品格,迅速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们与同志们一道筚路蓝缕、公而忘私、舍生取义,书写了一段段令人称道的感人事迹,铸就了一个群体的不屈精神。

建团初期,这些具有强烈爱国热情的青年人在政治方向上还不是那么明确和坚定。因此,生活上,团员们接受的是准军事化的安排。时任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曾对团员们说,军事生活要求严格,才能培养成坚强的战士。学习上,在他们的工作之余,安排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时事政策、中国革命问题等课程。因为团员们经常要外出工作、宿营,所以教室很多时候就是大树荫,或者就是大路边。组织上,军部和服务团中的秘密党员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挑选思想积极、拥护党的领导的成员,并发展他们入党。服务团中的大部分人都在这一过程中陆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这些青年人迅速完成了从具有爱国热情的肉体上的青年向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精神上的青年的转变。

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英国记者杰·布鲁斯在193811月发表的《新四军中的教导营与战地服务团》一文中记录了服务团成员的心声:我们俱抱了一个坚强的决心,把我们的个人的生命和一切幸福,都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给未来的新中国。显而易见的是,团员们坚守马革裹尸的誓言,经受住了战火的洗礼,做出了莫大的成绩。原本部队领导照顾服务团,其成员享受的是新四军干部身份和待遇,每月津贴高达10元。但是当他们知道作为团长的朱克靖每月津贴才5元,而一般干部更是只有3元时,便坚决要求与普通干部一样只拿3元。服务团成员、泰国华侨陈子谷的养祖父去世,他在叶挺军长的建议下,以军长秘书的身份前往泰国继承遗产并为新四军进行募捐。最终他将成功募集到的6万多银元连同继承的20万银元全部上交,而这26万多元相当于新四军全军两个月的粮饷。军长叶挺由衷地赞扬他是一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爱国赤子

作为一支特殊的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深入一线、融入群众、以笔为枪,成为增强部队凝聚力的有效渠道、党的抗日政策的宣传主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纽带、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如一颗颗文化火种,把青春和信仰撒播大地,开出了新四军抗战史上的一朵绚烂之花。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朱 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