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传承中绽放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3-03-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吴元新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纺纱、织布到印染,蓝印花布全部纯手工制作而成。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来自民间的纹样图案,寄托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源于唐宋时期的蓝印花布,到了明代中叶时,已经普遍流行于民间各地。明末清初时,广州布商传来了蓼蓝种子,也就是植物蓝靛的原料。盛产棉花、种植蓝草,加上江南先进织布技术的传入,天时、地利、人和,南通的蓝印花布迅速发展成乡乡都有染布坊,村村都有染布匠的繁盛局面。大多数的南通人从出生开始,几乎一辈子都离不开蓝印花布,铺的、盖的、穿的、戴的,蓝印花布被制成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2006520日,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524日,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申报成功以后,我们做了大量的收藏、研究、传承、创新方面的工作。成立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以此为平台进行立体式的传承。

16岁进入启东的蓝印花布厂做学徒,从事印染技艺工作。上个世纪70年代工厂出口创汇,要招收学徒,我是第一个报名的。进蓝印花布厂后,天天染布、天天洗布、天天晒布,很枯燥。我母亲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也是条条蛇都咬人。把每一样工作做好,都要付出很多的心血、艰辛,要耐得住寂寞。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没有改行。

印染蓝印花布,即以蓝草为染料、黄豆粉和石灰粉为染浆,刻制镂空花版,然后刮浆、染色、晾晒、清洗。比较复杂的工艺在于:花版要先用35层纸裱制;设计图案时,线条不能过长或者弧度过大,否则刮浆时很可能导致花型不完整;刻版时,属于阴刻的蓝底白花用一张刻版,阳刻的白底蓝花则要用两张套刻而成;而无论是刮浆,还是染色,都要力道均匀、重复多次,之后晾晒、固色、刮灰同样如此。

后来,我考入宜兴陶瓷工艺学校美术专业学习。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设计理念和知识储备大增,厂里让我帮忙做设计,我就开始钻研新的纹样。结合陶瓷美术,我把彩陶、青花瓷相关的民间艺术的图案融入设计中,日本的客商看了以后,赞不绝口,批量订货,我的设计为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毕业后,我进入了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做了10年的设计。期间我考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我一直行走在染坊、院校、民间、田野、时尚、传统里,遇到困难就向民间学习、向田野学习、向传统学习,汲取灵感和力量。

收藏、抢救、研究、制作、创新,串起蓝印花布完整的传承链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做出新的探索。

依托家族进行非遗传承。我母亲今年96岁了,我、我女儿、女婿、外孙女都在传承着南通的蓝印花布。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从小,我看到奶奶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一开始觉得很好玩很有趣。后来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爱上了蓝印花布这门艺术,带着女儿一起钻研。女婿把高薪工作辞了来加盟,外孙女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依托学校进行传承。非遗不仅仅是传承保护,还要在高校青年学子中进行推广传播。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我们的工作室,天津大学有蓝印花布的分馆。2007年开始我就在苏州大学带研究生,在南通大学成立了蓝印花布的研究所。我们还开始尝试在中小学中推广非遗,如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南通城中小学成立了蓝印花布传承基地。

依托社会进行传承。非遗传承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在社会层面上呼吁各方重视。目前已经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通民间文艺家等相关协会会员培训班中设置蓝印花布的课程,组织他们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来培训,让更多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纺织品设计师把蓝印花布融入到设计中,融入到产品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播和应用。

依托师承关系传承。无论是浙江的、山东的,还是四川的设计师,他们慕名而来拜我为师,我都认真带他们进行传承。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我在立体式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传承的同时,还做了相关的收藏和研究工作。目前,已经收藏了6万多件、20多万个纹样。在冯骥才的鼓励下,我们现在正在编20卷的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把散落在民间的蓝印花布像珍珠一样串起来,编辑出版成书。目前正在编扎染、拉染、彩印花布、加染、蓝印花布5个国家级传统印染。这套书也是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批印染非遗教材,2023年上半年就能出版。10多年来,我们奔赴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日本、韩国等国家,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和传播交流。

作为国家级传承人,不是说有了这个身份,就在家里做传承,还需要走出去,了解世界,了解国家,特别是了解年轻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非遗艺术。

我们创办蓝印花布非遗体验馆,开设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以及小学、中学、大学、专业人才等五类课程。譬如开展亲子活动,我们就把版刻好了,让孩子刮浆、染色。针对中学生的课程,让他自己学着画、自己学着刻。到大学生和专业设计人员的课程,紧扣自己的产品设计,把蓝印花布元素融入到他的作品中。蓝印花布博物馆作为网红打卡地,双休日和节假日基本上都排满了课程和活动,被中国文物学会评为国家级第一批延续技艺的示范点。通过网红打卡体验活动,向更多人传递蓝印花布工艺之美,让大家更多地关注和传播传统印染文化,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肯定。

(作者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