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木刻年画:在守正创新中走入现代生活

发布时间:2023-05-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熊 玮    

每到春节,人们常说总把新桃换旧符。对江南苏州的当地人来说,不仅要贴春联,桃花坞木刻年画也是他们的心头好,上街买几张年画贴在大门或墙上,节日的氛围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悠悠古韵,吴门云水,姑苏城的烟火气,摇曳在漫漫的时光中,凝结在桃花坞木刻年画里。

苏州桃花坞曾是江南民间年画生产的集散之地,发展最早,延续时间较长,因此,人们习惯将苏州年画称为桃花坞年画,木刻年画又被称作姑苏版苏州版。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南方年画最杰出的代表,创始于明代,历史悠久,别具特色,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木刻年画,是苏州文化的独特瑰宝。

1959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前后复制并创作了四百多幅年画作品。文化大革命期间,桃花坞木刻年画被斥为封建迷信品,近二百套年画古旧版竟堆放在露天任其烂毁。为继承、发展民间艺术,1977年恢复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呈现出短暂的繁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传统的桃花坞年画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除了一些艺术家和爱好者慕名前来求购外,一般市民无意问津,桃花坞木刻年画再次陷入困境。2000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创作设计人员仅有三名,二人已到退休年龄,另外一人也有五十多岁;刻工、印工仅剩二人,年画几乎停产。2001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濒临倒闭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引企入校,运用校企合作的桃花坞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艺术创作和设计能力的高技能年画传承人,在全国工艺美术高等院校中开创了先例。2002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工作逐渐转入常规状态,展示出昔日的光辉。2005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跻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吴地民间文化的辉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千古绝唱,道出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渊源,也引发了人们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无限遐想。

桃花坞木刻年画采用水印套色工艺,构图丰富饱满、色彩鲜明雅致,画法精致、刻工细腻,形式上以门画、中堂和屏条为主,内容以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风俗时事和驱凶辟邪等为题材,常表现出欢乐的氛围,深受江南百姓喜爱。桃花坞木刻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一团和气》,刻画了一位扎羊角发髻,戴红花,身着锦团服饰,手捧一团和气卷轴,满面笑容,似雅童,又似老妪的人物形象。圆润的构图暗含着以和为贵的中式生活智慧,只有家庭和睦、彼此融洽,才能和合共生、金玉满堂。因为象征吉祥和谐,至今许多苏州人家中张贴此画。

从前的年画,姹紫嫣红,印着各种喜庆的图案,形象直观、寓意美好。而今,桃花坞木刻年画坚持守正创新,渐渐融入了现代风格,正在以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和充满活力的崭新面貌走进人们的生活。

乔麦(乔兰蓉)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04届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创作、制作与研究,如今她就职于苏州市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走进她的工作室,形形色色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及相关衍生的文创产品映入眼帘。细腻的线条、淡雅的色彩和丰富的构图让年画呈现出温文尔雅的气质,这种气质恰恰与苏州人平和、包容、细腻、委婉的性格相契合。在乔麦眼里,目前年画成为非遗之后,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群众关注度不够、专业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非遗传承创新的两大重要因素。要想让更多的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就得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展现非遗魅力。如今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从工艺和技术上来说,与之前传统的工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上,要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内心需求,体现出创新性和时代性。因此,她将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元素创新应用到丝巾、钱包、台灯、杯具等生活用品上,应用到月饼、点心的制作中,推动年画艺术融入现代生活。

多年来,乔麦既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她自述:我最初接触桃花坞木版年画这门艺术时,是它的低潮期,但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从最初入门到后来学习、创作,我没有一天离开过它,不是在创作,就是在刻印。我每年都会坚持复刻一幅经典年画、延续一幅生肖年画、创作一幅全新年画。今年3月,她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镌录清嘉——24节气乔麦版画展。乔麦以不同时期的锦绣纹样为底纹,以姑苏二十四节气的美景、美食为主体,灵活运用板水印、拱花、印金等桃花坞木版年画传统技艺,展现苏州人的精致生活。乔麦介绍说,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细致活儿,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开箱5道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相比,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套色印刷,一版一色。完成一幅年画,通常需要刻制十多个版,每个版根据上色的部位不同而分别刻制不同的内容。印刷时,对力道的把握也很关键,影响着颜色的呈现。本次展览也是她对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多年以来守正与创新的成果,丰富呈现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在年轻一代手中的传承、发扬、嬗变、演化的变化轨迹。乔麦表示,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桃花坞木刻年画怎么能让更多年轻人接受,是传统年画复苏的关键,只有让年画时尚起来,让年轻人觉得年画是一件时尚的事情,它才能以更好的生命力、更好的容貌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乔麦希望能够为激活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的崭新生命力而努力,为传承优秀江南文化而努力,让传统民艺更好地融入当代人文生活。

除了八零后的乔麦,还有不少新生代传承人也接过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接力棒,踏上了传承之路。他们取材年画的元素,创作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虎虎生风》、动漫年画作品《唯我国风》、酒吧桌游《年画师大作战》等,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他们的创作活力。

一抹 桃花坞,一方年画地。桃花坞木刻年画渐渐重新成为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在记录历史、传承非遗、传播美感的同时也承载着民众的精神追求,承载着手工艺术之美的不断发展。它是一束精美的东方古艺之花,更是一种温暖的文化记忆!

(作者系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