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强农有我”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3-11-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魏 巧    

  编者按:魏巧,女,1982年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巾帼新农人,江苏大学产业教授,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首席专家。2017年,她和丈夫辞职来到镇江,探索数字化大田种植,将润果农业建成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稻麦种植全产业链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带动1万多农户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增收。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与作为新农人代表的魏巧面对面交流,并称赞“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

  

  一转眼,今年已经是我成为新农人的第7个年头。7年来,愈是投身新农人工作,我对农村这片土地、对农业这份事业就愈发热爱。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个重要论断,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我将在新农人的道路上继续奋进,展现强农有我的担当和风采。

   

  回到农村:大田里来了新农人

  从小,我便与农村结下了浓浓的情缘。我的外公是农田水利的高级工程师,自打我有印象起,总是看到他们老一辈人在扒河、建电管站,带着老百姓一起修建水利工程。建水电站的时候他得在上面浇筑,三天三夜不睡觉,传递消息只能靠吼。水电站建好了,他落下了一个破锣嗓子。我的父亲是个种田老把式。这也影响了我对学业、事业和伴侣的选择。我的硕士专业学的是土壤学,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微生物农业方向的科研工作。我的丈夫是农学博士,在北大工作。可以说,我们一家祖孙三代的血脉里都流淌着农民的基因。因此,我们三代人也都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希望能圆一个农业梦。因为这个梦想,2011年,我父亲响应政府万顷良田农业招商引资政策,被招引到镇江新区,成立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

  2014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调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为农业园提供技术服务和领办支持的是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总书记和他进行亲切交谈,并称赞说,三农工作需要一大批像他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当时,我父亲正在距离世业镇50多公里外的姚桥镇种田。看过新闻后,他深夜给我打电话:总书记高度赞扬农业专家赵亚夫。你们两口子都是学农的,希望你们能回来接我的班,像赵老一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父亲的提议尽管比较突然,但我并不感到意外。从合作社成立开始,我一直是父亲的云端小秘书:查资料、查政策、写申报书、解答技术问题……父亲年纪大了,合作社又没有年轻人,只能喊我远程帮忙。作为独生女,一想到父亲在2万多亩的农场里奔波,开拖拉机都得跑半天,我就很心疼。

  挂了电话,我和丈夫半开玩笑地商量:要不,咱们回去种地吧?没想到他顺着话头说: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孩子,如果你决定回去,我们就一起回!

  父亲的提议、丈夫的支持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当时我就有了回到农村的想法。但是做出这样的抉择并不容易。一听说我要回乡,还是务农,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就有不少来劝的:好好的日子不过,瞎折腾啥?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家庭。公公婆婆在农村刨了一辈子地,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博士,本来想着鲤鱼跳龙门,没想到又要被我带回去种地了。婆婆当时非常不理解,还气得不行。而北大把我丈夫的档案保留了两年,期待他随时回来。

  经过反复思想斗争,我认为,适合当研究员的人很多,不差我一个,但扎根农村的新农人还不够,不能少我一个。更何况,把自己参与研究的成果亲手播撒到田地里,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正是因为这一个念头,北京少了个研究员,镇江多了个新农人。2017年,我和丈夫最终辞去北京的工作,来到镇江,在父辈创立的农业公司基础上开启二次创业。

  怎么种:科技助力 数字赋能

  刚来的时候,受到了很多质疑:一个女大学生能吃得了这个苦吗?也许干两天就给累哭着回去了。各种风言风语都有,我们也闹了一些笑话。我丈夫没有苏南的耕种经验,搞反了灌排流程顺序,农田里干打水却上不来,又累又急,还病倒住了院。

  越不被看好,我就越要干好。我向老把式们学习,他们早上5点起床,我也5点半就下到地里;他们拿铁锹筛土,我也学着操作,几个月瘦了20斤。这段经历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农民真苦,农活真累。但是我回到农村,不是要延续这种千百年来的循环,而是要打破这种循环。掌握了从种到收的田间管理技术,我的目标是运用科技的力量,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走出一条解决怎么种的新路子。这是我们来镇江之前就考虑好的。

  润果农业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从一开始就植入了科技基因。2015年曾联合江苏大学农机装备团队合作研发高地隙自走式无人植保机/无人收割机,早早实现了大田种植全程机械化。我要研究的是如何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实现数字化。

  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机构加强对接,我们开启了大田数字农业建设,将遥感信息、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落地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地评估气候影响,精准用料用肥,对耕种管收做好提前统筹。我们建立了大田种植数字化农业云平台,搭建起了一张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技术网。平台上有田间视频、田间气象、病虫害管理等20个子模块,土壤肥力、苗情长势、农机运维等情况一目了然。依托卫星遥感,可以判断什么时候收麦;埋在土壤中的传感器,能精确测算出土壤墒情和所需肥料;凭借物联网技术,让无人插秧机在恶劣天气下插秧不误农时。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可以巡田甚至种地了。每一块农田也都有各自的二维码,不仅方便安排农事作业,还可以对每一个田块进行追溯,相当于给农田做了一份农事记录档案。

  数字平台的搭建,可不像使用起来那么容易。大田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我的心血。需要在田里铺设土壤墒情传感器,既要看得清、望得远,又不能被农机压到,埋到哪里最合适?我到田里反复选点试验,最终以可收放的方式选在田埂中,为了解决较远田埂的供电问题,又加盖了光伏板,利用太阳能供电。再比如,我们是稻麦轮作,但小麦是旱田、水稻是水田,精准滴灌系统怎样两者兼顾?通过之前学过的园林知识,我和科研伙伴们研发出了一套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系统,不用时缩在80厘米以下的土里,用时破土而出1.5米高。

  虽然我们的大田有很大一部分是复垦田,先天条件比不上那些良田,但经过科技的加持,我们的产量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它们。大田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约20%的肥料和20%的用药,每亩土地产出率增加了15%,达到了1100斤,亩均效益增加28%。也大大降低了田间工人的劳动强度,之前我们平均一个管理人员只能管理50亩土地,现在可以管理300亩。

  种什么:捧牢中国饭碗 打响农企品牌

  在选择回到农村的时候,也有人建议:回农村可以,千万不要种粮食,又苦又累不说,还挣不到几个钱。要种就种经济作物,比起种粮食,收益要高得多。

  种什么这个问题上,我们立场坚定。当初成立润果农业,就是为了响应政府万顷良田农业招商引资的政策。相比回报更高的经济作物及其他非农产业,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差,一般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比较低。但作为新农人,除了经济账,我们还要算算别的账。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的饭碗要装中国粮,粮食是基础。所以回来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一定要继续种田,而且要种好田。

  近几年来,我们在提升内生创新水平、积极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培育品牌意识,打响自己的品牌。我们推出了润果九渡这个品牌,因为9摄氏度对稻米的保存最为适宜。我们还申报了润果九渡品牌大米的绿色食品认证。绿色大米终端价格是每吨13800元,新增销售预计约2600吨,销售额为3588万元。若是直接销售水稻,销售额只有988万元,通过农产品产销一体化,这一环节实现效益增长近4倍。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种什么我们也有了新的认识,并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从2022年开始,我们围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稻麦育种与推广、肉牛育种与养殖开展工作,不断探索可盈利、可持续、可复制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其中重点是肉牛育种与养殖,这是对我们之前种养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高效农业一定是种养结合的,这样耕地质量和有机质才能得以提高。在化学农业中,我们都知道秸秆还田带来的困扰和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等问题。如何可持续发展?这就要向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要智慧了。秸秆通过牛的胃过腹还田,牛粪进行微生物肥料的发酵之后,又能够还到农场里面。之前施用有机肥最大的困扰是运输路程遥远,运费是大田种植的附加值所不能承受的。我们围绕着种养循环,对水稻、小麦、肉牛的三个育种中心合理布局空间规划,以种定养,确定养殖规模,在环境容纳当量可控的条件下达到近零排放,构建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就地消纳的种养循环农业体系,真正建成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绿色可持续农场。

  谁来种: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2008年,我和丈夫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对于山东空心村的调研。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现象让我对农业人口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我父亲之所以让我来接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里没有年轻人。谁来种田,这个问题成为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重点。

  首先要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目前,润果农业已成为苏南地区单体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形成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我们的一举一动,对于周边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企业里共有从事农事管理、机耕作业等活动的人员约100名,他们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效益奖励。按照企业规定,小麦亩产超过700斤、水稻亩产超过1000斤,超出部分的30%收益归农田管理者所有,这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农忙时,我们还会雇用临时工,多的时候达到近200人。7年来,我们带动1万多农户实现增收超过1200万元,累计带动脱贫人数达3000多人。

  这一系列举措带来了明显的示范效应。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公司核心管理层中有博士2人、硕士3人,团队管理人员的学历基本是本科以上,还有年轻的90后海归们。

  如何做好技术转化,让田间地头成为培养更多科研新农人的课堂,是我近些年来不断摸索的另一个重要领域。2022年,我被江苏大学聘为产业教授,与江苏大学农机学院共建培训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我做足功课,下足了功夫。与请进来的上课模式不同,我们的课堂是走出去的,是开在田间地头的。我会根据当下进行的农事活动和正在操作的田块,灵活选择上课教室、制定上课教案。学生们从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好奇,再转变为越来越踏实。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学生们第一次来,有的女孩穿着小白鞋,怕弄脏,站得远远的,但慢慢她们就越站越近,明白了学农必须要脚沾泥土。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我在会上汇报说,我们现在种了2万多亩水稻,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效率,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的农民致富。总书记说,2万多亩在南方面积是不小的。这样机械可以施展,可以搞现代设施农业了。最让我感动的是总书记还说,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总书记的肯定和赞许,坚定了我们做好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两会上,我还提出了关于实施新农人支持计划支撑农业强国的建议。作为新农人的带头人和领头人,未来我们要在新农人队伍的建设上带好头,带领更多的新农人围绕粮食安全做强农业产业。农业做大容易做强难,我们也要自立自强,建成集品种、品质、品牌于一体的新农人产业化队伍。

  最近,我们在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句容农校商量,在今年的水稻收割季和小麦种植季,如何让定点培训的新农干走入农场、扎根一线生产,进行农机手的操作培训。看到他们,我就像看到7年前的自己一样,青涩不要紧,多练就会了。让他们走进农场,亲自动手,在产业端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金浩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