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创“珠峰”的苏州故事

发布时间:2024-03-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李静会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这样的比喻来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牛鼻子,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制造业大市,苏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攀越创新珠峰的这股韧劲与闯劲,已深深镌刻在苏州发展的血脉里。

  创新,让企业持续成长

  科技创新的成效体现在何处?中国科创板第一股交出了完美答卷。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州创新的缩影。源创二字取意源于创新,华字代表中国,兴寓意兴旺,华兴源创四字也代表了企业创立的初心:立足创新,生产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显示屏检测设备。

  创业之初,陈文源决定做当时外国公司争得热火朝天的液晶显示屏检测。当时的平板液晶技术是世界上的顶尖技术,被日立、三星等少数电子产业的巨头所垄断,想要突破封锁,掌握核心技术,不下几番上天揽月的功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有可能涉及平板液晶检测的核心技术绝不会有人白白送给你,必须靠自己摸索。

  儒雅文气的陈文源,骨子里却有着大鹏展翅的雄心壮志,决心要打造自主品牌,成为检测领域世界顶级的中国企业。而产品的科创成色,就是陈文源的信心和底气。他为自己和企业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从一开始就瞄准世界最强大的企业做好自己的服务,主动在他们后面追赶最先进的技术。通过在技术上沟通交流,开始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并于2010年开发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制造整线检测设备。

  此后,华兴源创坚持构造研发创新良性循环,保证创新机制运行,历经十余年辛苦耕耘,实现了从小到大、从传统制造驱动到高端技术研发驱动、从开拓国内市场到抢占全球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在2019年夏天收获自主创新的甜蜜果实,仅用83天就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科创板第一股,发出了中国智造的响亮声音。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华兴源创时,陈文源展示了一款半导体测试设备——超大规模数模混合芯片的测试机。这是由2016年成立的半导体事业部开发团队——“珠峰小队7年时间潜心打造的,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如今,华兴源创已实现陈文源最初的梦想,攀登上半导体检测设备的珠穆朗玛峰,成为整个液晶显示领域技术检测市场的领军者,很多产品还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每一朵浪花都见证着大海的澎湃。华兴源创,正是苏州科创浪潮中一朵奔涌向前的浪花。苏州一批企业如黑马般狂飙,现有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共有1.5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列全国第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达到2.5万家,位列全国第一。一组组硬核数据串联起了苏州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良好生态,招引“万鸟归巢”

  创新活水何以澎湃成潮?关键在于人才。

  海外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在苏州工业园区,听人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园区拥有两三万名海归 这支队伍,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劲的人才势能和项目动能。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实现了超常发展,靠的其实就是海归们的兴风作浪”——兴民族振兴之风气,作国家强盛之浪潮。

  如何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早已意识到,人才竞争已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

  人到苏州必有为,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苏州用心用情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更多创业工作机会,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氛围,打造百个人才驿站、千间人才客房、万套人才住房、十万套人才公寓百千万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建成12所国际学校和15年一贯制海归人才子女学校……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一系列真心实意、真招实举、真金白银的举措,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后选择到苏州创业工作,他们不仅在这里安家立业,更呼朋引伴热情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前来,俨然成了苏州的引才大使。苏州连续12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信达生物的董事长、创始人俞德超,也是一名海归科学家。麦肯锡曾总结中国生物药发展的8个里程碑式节点,其中有5个与俞德超相关。创业之初,俞德超的办公室是从苏州工业园区借来的一间屋子。在融资不确定的情况下,园区用最快的速度帮助信达生物代建市值达8亿多元的商业化抗体生产厂房。在药物申报环节,园区药监部门派专人就资料如何填写、提交等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申报效率。后来企业发展迅速,在港股上市,其与礼来公司共同研发的首个国产pd-1单抗药物达伯舒销售加速,已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标杆企业。

  人文与创新,在这里双向奔赴

  海归人才何以在苏州橘生淮南?离不开这里的人文土壤滋养。

  苏州历来手工业繁盛,厚文之与精工之融为一体,造就了震烁中外的苏工、苏作。苏式文化的鲜明标识,除了苏州园林,还包括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苏工精雕细琢的匠心与苏州时时比肩一流的追求一脉相承,无不透出这方热土臻于至善的城市品格。

  一部苏作流光史,半部中国制造史。苏工、苏作就是当年的专精特新。苏州市市长吴庆文一语道破经济发展里的人文传承。苏州人从苏工、苏作中传承致广大而尽精微理念,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突破400家。

  苏州人擅绣,这一份刺绣的功夫也用在了产业培育上,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不仅体现在非遗传承人身上,也体现在科技研发人员身上。一个好的刺绣作品飞针走线一两年时间,一根亨通集团的超大尺寸光棒的科技之丝可以绕地球一圈半,这中间的韧性、耐心和定力是一脉相承的。

  古镇盛泽享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镇上的恒力、盛虹两家企业,分别从织造和印染小厂起家,沿产业链上拓下延,双双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生动谱写了保持恒心定力,终见盛世长虹的产业传奇。两家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纺织产业全面提升竞争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千亿级专业市场和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从以人文为素养的文化自觉,到以人文为环境的文化自信,企业家崇尚实业、精益求精的信念已成为苏州鲜明的城市印记。

  如今的苏州,河街相邻、小桥流水,千年格局依旧;前沿产业,塑造未来,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苏州继续打响创新之城品牌,推动科技创新攀高逐新,一幅厚积薄发、山高水长的城市创新画卷徐徐展开。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