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文脉 续写水城淮安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3-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许长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等项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淮安,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城市。近年来,淮安紧扣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将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厚植地域文化底蕴,深挖运河文化内涵,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着力做好千年运河历史脉络的生动记录和创新传承者。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擦亮“运河之都”城市名片

  2000多年的运河变迁,给淮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淮安地域特色的漕运文化、河工文化与淮扬文化。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机遇,淮安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全力做好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验四篇文章,彰显运河之都的独特魅力。

  做好运河文化保护阐释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引领,在全省率先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理顺保护职责,规范规划编制,实行保护名录管理,提出保护利用举措。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大运河保护事业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先后编制《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板闸遗址保护展示方案》等60项专项方案。出版《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推动板闸遗址公园室外部分建成开放并入围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终评。

  打造百里画廊精品项目。实施了洪泽湖大堤、清晏园等一批重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工程,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清口枢纽核心展示园项目一期工程、庆成门遗址公园、洪泽湖大堤阅湖湾生态文旅项目、淮安方特熊出没主题乐园等项目建设。以微更新方式推进老西门大街、庆成门、矶心闸遗址的保护修复,注入现代元素让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时代魅力。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等9个项目入选2023年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清江浦1415历史文化街区等11个文旅项目争取省级文旅产业引导资金860万元,资金总额位居全省第三。

  培育优质运河旅游产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落地转化,印发《大运河百里画廊文旅专项规划》,重点对运河沿线旅游形象标识体系、沿线项目业态等进行规范化引导,构建淮安运河文旅发展模式。依托百里画廊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开发培育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游、运河古镇记忆游、淮扬美食游等主题旅游线路,淮安大运河夜景游航线获批省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运河百里画廊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旅部联合发布的2023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厚植历史文化底蕴,擦亮“文化名城”城市名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多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为淮安深挖文化底蕴、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提供了新机。淮安坚持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并举,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推动诗和远方深度融合中擦亮文化名城城市名片。

  开展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加强对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黄岗、金牛墩、凤凰墩等史前遗址及其文化谱系的发掘研究,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2000余件,集中呈现青莲岗文化的考古学面貌,填补了淮河下游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清口枢纽马头地区各类河道、堤堰等水工设施及相关城址进行考古调查,向国家文物局申报2024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坝遗址、顺黄坝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和明祖陵保护展示工程,明祖陵保护展示项目获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大云山汉墓群、泗州城遗址被认定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被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做好韩信传说、楚州十番锣鼓、淮海戏等重要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优先记录工作,淮扬菜烹制技艺等1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先后成功举办六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常态化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非遗购物节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观非遗、品非遗、听非遗——淮安二日游入选2023水韵江苏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非遗进西游记文化体验园项目入选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博里刺绣等3家非遗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

  增强文博场馆利用质效。以博物馆等级创建为抓手,系统梳理各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建立精品陈列展览项目库,推进淮安市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争创国家二级博物馆。组建淮安市博物馆总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联合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扬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等共同举办《国宝聚首 皇家器象——艺术特展》,吸引35万人次参观,成功入选全省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优秀案例。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擦亮“伟人故里”城市名片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是近代红色研学旅行开端新安旅行团的出发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淮安着力发挥红色文化高地优势,强化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更好擦亮伟人故里金字招牌。

  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江淮大学旧址等革命旧址修缮保养。实施横沟暴动旧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环境整治工程及周恩来纪念馆文物库房新建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近1.6亿元。加强对周恩来故居、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红色资源的保护提升,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展陈提升工程被省文物局评为红色遗产维修保护与展示利用优秀工程。

  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优势。策划举办《人民总理周恩来》陈列展等一系列红色主题展览,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获批江苏省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淮安第二家。创作京剧《杰出楷模周恩来》、舞剧《我的刘老庄》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儿童剧《新安旅行团》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

  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红色旅游与研学修学游、绿色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有机结合,培育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淮安区获批全国10家、全省唯一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承办了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现场调度会并作经验交流。建成全省首座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公园——方特东方欲晓,打造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等红色文旅项目,丰富红色旅游新业态。

(作者系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