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心到民力: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9-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贾 萍    

淮海战役战场跨越苏鲁豫皖四省,运输线长数千公里,作战时间历经秋冬两季66天,两大野战军跨战区联合作战,战役规模巨大,参战部队加上民工人数最多时达150万人,支前任务艰巨而复杂。如何统筹各地支前工作,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历史表明:淮海战役的胜利取决于凝聚民力、赢得民心。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凝聚民力

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战前,华东、华北、中原三大解放区所属八大行政区纷纷建立健全支前后勤机构,颁发紧急动员令,号召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根据参战部队高度集中、战区辽阔、地形复杂、物资消耗巨大、伤员转运任务繁重、运输工具落后等情况,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民力动员、粮草筹集、弹药储备、伤病员转运等作出具体部署。战役发起后,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参战兵力快速增长,补给线迅速延长,各级支前机构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全民动员力度,调整供应部署,紧急调拨物资,抢修交通干线,延伸运输路线,增设兵站、粮站、民站和转运站,增调民工。

广大解放区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精神指导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竭尽全力,支援前线。大规模的群众性支前运动,在东起黄海、西至豫西、北自渤海、南达长江北岸,纵横两三千公里、9000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中,共组织支前民工543万、大小车88.1万辆、担架20.6万副、挑子30.5万副,完成筹集粮食9.6亿斤、运输物资数百万吨、转送伤员近10万人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世界战勤史上以分散、落后的农村经济支援大规模战略决战的奇迹,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伟力。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它充分证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思想深处解决依靠谁的问题。

秉承群众利益至上,赢得民心

淮海战役时,战事再紧急、经费再紧张,各级党组织始终以群众利益为最大利益,切实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战前,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贫雇农获得了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山东解放区2000多万贫苦农民分得了近3000万亩土地,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迎来了1948年秋季大丰收,为支援淮海战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民心基础。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完成支前任务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兼顾支前和生产、保障部队作战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和措施。明确规定了转送伤员、运输物资、医院看护、洗血衣等的支付标准。运输物资中,不仅按定人定畜定运量的方法给以报酬,超额完成部分还按比例予以奖励。同时,实行耕战互助方针,开展代耕代种活动,解决民工出工后的土地耕种问题;建立民站制度,保障民工行进途中的食宿、医疗救治和工具维修;设立托儿所,妥善看护外出民工子女;组织前后方写信活动,抚慰民工心理,巩固民工队伍。

在保障群众物质利益的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一面战争,一面建设的方针,建立健全政治教育机构,强化群众政治工作。淮海战役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特别强调与重视民工中的政治工作,提出把民工队当成学校办的口号,开展了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的领导。民工政治工作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教育内容极其丰富。学习读本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支部工作六讲》等政治读本,到怎样抬担架、怎样烧大米饭和常见病的预防等业务读本,到《淮海民工故事》等先进事迹材料,涵盖了思想、业务、文化、生活和精神的各方面。教育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是组织学习、制发口号、宣传报道和组织写信等。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民工连队的支部组织,在支部周围成立评功、锄保、生活、文娱等群众组织,大力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开展教育活动颁布支前奖惩条例,依据民工队具体情况制定立功条件,开展评功检过和奖功庆功活动;开展军爱民、民拥军的拥军爱民运动,巩固军民关系,提高新区人民对党的认识,开创新区工作的新局面;开展文娱活动,成立民工俱乐部,把党的政治教育和号召,编成快板、顺口溜、担架诗等,运用民工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开展教育。群众拥护并自编歌谣传唱道,土地回家乐洋洋,有田有屋又有粮,翻身不忘共产党,领导穷人把家当,当家得把学来上,好叫眼睛开开光提高文化是正道,彻底翻身有保证。在群众看来,共产党人带领他们走的是正道,正道上的先进力量吸引着他们紧紧相随。

水乳交融,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群众看党好不好,一看党的政策好不好,二看身边的党员好不好。淮海战役时,广大党员干部扎根群众,调研了解群众想法,收集群众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务实的制度和规定。淮海战役时,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制定了规范干部工作职责、经费使用、评先奖惩、提拔任用等制度。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和先进性、纯洁性。

民力负担制度中明确了干部党员同样要负担战勤,对于工作繁重的干部,要经群众民主评议后,可免除战勤负担干部、党员,应起模范带头,如有发现干部、党员中,为包庇亲戚好友而使战勤负担分配不公,给予严格的批评与纠正,干部中非脱离生产者,其待遇与常备民工共同。粮食征收中,对军、工、烈属、鳏、寡、孤、独者,对出租的土地,人不在解放区、地在解放区,对受灾、歉收等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甚至还针对土地肥沃程度制定了相应的征收标准。办公经费中对墨水、纸张、油灯、火柴等的使用数量进行了详细规定。评功论奖时,区分干部和一般支前群众的立功标准,奖惩条例中将能否带领团结群众、不徇私情、认真执行制度、按时公开账目、工作是否能够创新列为干部立功标准。对干部的提拔和使用,强调培养和提拔相结合,规定要通过立功运动,发现积极分子,有计划的经民选到各种组织领导中去,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其觉悟与能力,培养成为基层干部。有了这些制度和规定,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权力等一目了然,利于监督。支前过程中,党员干部坚持宗旨,严守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军民干群一家亲、党心民心水乳交融的情景十分动人。如豫西军区支前司令部政委李一清所说:尽管群众生活很苦,但是他们看到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党政干部和他们一样,同甘苦,共命运。因此,大家的革命意志是最坚强的,斗争情绪是高昂的。

人民支援淮海战役的伟大壮举已被载入史册。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理想信念,用心用情用力赢得群众的支持,并带领群众完成民族解放大业,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切实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淮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张李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