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融合”助力打造特色旅演品牌

发布时间:2021-12-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殷文明    

文化和旅游相生相兴、相辅相成。文化是旅游发展壮大的内核支撑,旅游是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载体。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优势叠加,重新定义了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外延,激活了文化和旅游的内生动力,从整体上重塑了文旅产业发展格局。随着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文旅业态不断创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让诗和远方走得更近。

旅游演艺是近年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之一,特别是实景演出项目将文化和旅游全要素深度融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赋能赋智,使人们在沉浸式欣赏、体验和互动中感知文化和旅游的魅力,成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载体形式。江苏历史底蕴丰厚,文旅资源丰富,在旅游演艺方面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应结合各地实践经验,重点做好六个融合,努力打造特色旅游演艺品牌,有效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

在自然与人文融合中挖掘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地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融合特色地域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实景旅游演艺项目,进一步放大自然与人文之美,给人们提供独特文旅体验。《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等印象系列,张家界《新刘海砍樵》、常德《桃花源记》、婺源《梦里老家》、海南《三亚千古情》、威海《华夏传奇》,以及宗教题材的郑州《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云浮《六祖大典》等都是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闳阔自然场景的成功典范之作。江苏历史文脉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交相辉映,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江海文化纵贯古今又兼容并蓄,焕发着跨越时空的恒久魅力,我们可以依托省内江河湖海、山川形胜,围绕西施浣纱与太湖、京杭运河、鉴真东渡、百万雄师过大江等题材,深入挖掘提炼、融合创新,打造独具魅力的大型实景旅游演艺项目,形成水韵江苏特色文化标识。

在古典与现代融合中唤醒文化记忆重塑地域文化形象在历史故事发生地,用现代技术手段和表现方式还原历史场景、演绎历史故事,用现代视角和价值理念解读历史人物故事、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更好地激发文化自豪感,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西安《长恨歌》、杭州《宋城千古情》、甘肃《丝路花雨》《敦煌盛典》、承德《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拉萨《文成公主》等都是这方面的范例,正日益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重要项目支撑。我国四大古典名著都与江苏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红楼梦》与江南织造府题材、《西游记》与花果山题材、《三国演义》与甘露寺题材等都可以纳入文旅演艺重点题材库。楚汉争雄、《桃花扇》、金山寺、董永与七仙女等题材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可用现代视角予以艺术呈现。宿迁项里景区文旅实景剧《梦回西楚王朝——千年之恋》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取得积极反响。此外,在江苏大地上留下的诗词歌赋等名篇名作,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可纳入现代文旅产业,加以艺术加工和演绎,使之成为激活文旅市场、营造浓郁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有效载体。

在历史与现实融合中展开文化叙事提炼内在精神力量历史题材旅游演艺项目重在树立大历史观,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用历史映照现实、反思当下、洞见未来,在回顾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传承精神风骨、开拓崭新前景。《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又见敦煌》又见系列以及江西《井冈山》等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在重温历史记忆中传达了内在精神,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可深入挖掘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题材,讲述爱国主义历史故事,打造具有历史厚度、思想深度、民族气度、情感温度的高水平实景旅游演艺项目。此外,江苏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探索的苏南模式”“耿车模式,形成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等,都为打造特色旅游演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在动态与静态结合中呈现文化意蕴丰富艺术沉浸体验旅游演艺项目最能打动人之处就在于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创设情境,使人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教育。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以数字文物+沉浸多媒体时空仓的全新形式,重现圆明园盛况;《印象·大红袍》将15块电影银幕嵌入自然山水间,把中国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将枯燥繁琐的唐代礼仪文化以主客互动的形式呈现,再现了盛唐雍容恢弘气象;建德《江清月近人》以诗歌《宿建德江》为灵感源泉,由江、月、人艺术意象演绎中式审美追求和精神表达。盐城《只有爱·戏剧幻城》,将荷兰花海与爱情主题巧妙结合,通过戏剧形式探讨爱的真谛和生命要义,在动静虚实间营造了艺术体验,实现了江苏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的重大突破。与江苏相关的魏晋风度、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吴门画派、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扬州雕版印刷、金陵刻经、秦淮灯彩、徐州汉兵马俑等背后的故事都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加以生动演绎呈现。

在事业与产业融合中增强文化张力放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和旅游融合不仅包括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也包括文化事业与旅游的融合。在大型文旅景区,旅游演艺项目可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机结合,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非遗展演、民俗展示、文化沙龙、美食餐饮、医疗康养等服务的城市文化客厅”“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和小剧场等新型文化业态,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艺术沙龙等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构建文商旅综合体。西安依托陕西历史博物馆演出《驼铃传奇》,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再现西安深厚历史底蕴和千年丝路辉煌;依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演出实景沉浸式多媒体战争史诗剧《复活的军团》,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铁血强国精神与家国情怀。这些项目都在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过程中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我们可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打造旅游演艺项目,探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参与旅游演艺的形式路径。比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为大运河沿线旅游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可与特色旅游演艺项目有机结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江苏的茶艺、苏绣、图书、影视、昆曲、地方剧种和文创产品等都可内嵌于旅游演艺项目,一体化展演展示展销。

在本土与外来融合中激活文化动能开拓国际市场版图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美国百老汇《狮子王》《芝加哥》等音乐剧、法国狂人国演艺主题公园等演艺品牌在全球享有盛誉。越南《会安记忆》和柬埔寨《吴哥王朝》《吴哥的微笑》的中外商业合作模式,是中国走出去开拓旅游演艺合作市场的有益尝试。盐城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镇江舞台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引入国外创作团队,跨语言、跨文化的艺术构思和创作,使作品呈现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为打造特色旅游演艺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可通过标准推广、版权交易、联合制作、品牌管理技术服务等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开展旅游演艺交流合作,在学习借鉴中提升本土旅游演艺水平,同时组织开展跨境节庆共办、品牌共建、文化援助、商业演出等活动,不断提升本土旅游演艺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探索开展国际合作,借助国际团队、资本、技术力量,将江苏的马可波罗题材、徐福题材、金正喜与阮元题材等打造为国际化旅游演艺项目,将原创歌剧《运之河》《郑和》等进一步加工转化为旅游演艺项目,以国际化运作开拓海外文旅市场,以国际化表达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