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2-01-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王树华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今后五年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彰显了江苏履行三大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责任担当。收入分配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影响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坚持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必须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省份,江苏自觉担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和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成效。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

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三者关系上,初次分配是基础和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初次分配更具效率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让劳动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按照各自贡献取得相应的回报。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初次分配结果更加公平。

千方百计促进高质量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推动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与提质并举。一方面,要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聚焦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进一步完善就业支持体系,通过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稳定就业基本盘。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要着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非农产业就业适应能力;对于高校毕业生,要通过持续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有效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于退役军人,要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提升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主动把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制定更具包容性的就业促进政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制定和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增强灵活就业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位居国内发达省份前列,要采取务实举措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参与分配的政策机制,着力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注重健全和完善工资收入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推动最低工资标准稳步增长,实现劳动报酬增加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确保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另一方面,着力健全和完善按要素分配机制,在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和完善体现知识、技能和管理等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劳动者凭借自有知识、技术、专利等获得相应回报。

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再分配制度

再分配建立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之上。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再分配调节,有助于缩小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差距。对于省级层面而言,可行的抓手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民众的隐性财富

着力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城乡间、区域间收入差距是江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城乡比较看,2020年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91,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较大缩小空间;从区域比较来看,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因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居民收入差距比较突出。着力缩小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意。对于江苏而言,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主要发力点在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推动城市与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布局,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因户籍差异带来的城乡居民福利待遇差别;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兜底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主要发力点在于促进省域一体化发展。要创新南北合作机制,引导苏南和苏北地区基于市场主导与行政推动相结合构建更为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过江通道,为畅通长江南北资源要素流动、推动跨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大对南京、苏锡常、徐州等都市圈建设的支持力度,打造跨市级行政区域增长极,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合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针对江苏当前客观存在的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要着力从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领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在教育方面,要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探索学校跨区域跨城乡合作交流、建立健全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有效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通过加大对村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等途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和跨区域共享。在社会保险方面,要着力加强城乡社保一体化建设,立足本地区人口居住情况和可用财力,科学规划本地区社保公共服务支出,不断缩小社保城乡差别;要着力加强社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构建和完善社保相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显著提高社保便民化水平。

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三次分配制度

第三次分配以慈善、捐赠等为主要实现方式,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益补充。客观而言,当前我国慈善和捐赠热情虽然日益高涨,但其规模与经济总量还不匹配。构建和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有赖于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以及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

营造民心向善的良好氛围我国已经把第三次分配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加强媒体舆论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慈善文化、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在全省上下形成主动参与慈善捐赠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慈善捐赠人和慈善从业人员的精神鼓励,为慈善事业发展和第三次分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激励慈善的政策体系第三次分配制度还应特别注重构建激励慈善捐赠的配套政策体系。要着力强化慈善公益顶层设计,为第三次分配提供配套政策支持,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慈善促进措施,切实保障慈善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激励政策,通过在金融、税收、用地、慈善信托等方面给予慈善捐赠主体相应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慈善捐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