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张 华    

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创新资源的主要承载机构,能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围绕江苏的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更多的创新源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准确把握创新平台建设的新趋势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创新平台建设一直作为国际推动创新、引领创新的重要做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成为创新平台建设新方向从全球趋势看,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正加速渗透融合,前瞻性基础研究诱发的战略前沿技术将对现有产业体系带来颠覆性变革。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学科与知识结构动态演变,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正深度融合,基础研究的范式正在加速剧变。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战略前沿技术加速演进、相互渗透、彼此赋能,孕育出一批具有产业变革前景的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当前,依托创新平台实现跨学科、跨产业的资源整合,以期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成为全球共识。

协同互动成为创新平台主体参与新方式随着人类知识积累的加速和专业化知识的深化,单个科学家、单一机构、单个企业很难依靠单打独斗在相应领域获得高水平创新成果。比如,20世纪60年代,单个新药研发成本不到1亿美元,而进入本世纪,单个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已经高达8亿美元,大型跨国制药企业也无法承担部分药物的独立研发,催生了CXO(研发、生产、销售合同组织)类的平台型机构。依托创新平台,以知识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作为链接,吸纳高校、院所、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参与,成为当前全球创新平台建设的主流模式。

数字赋能成为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新路径国际经验表明,数字化趋势正在为创新平台的合作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一方面,数据库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的大幅度进步使得创新平台的科研工具所能搜集和积累的科研资源更加海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带来更加智能、更具效率的科研模拟试验环境。同时,数字化正在推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地域、组织和环境的界限,让创新平台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对外的创新溢出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精准厘清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思路

坚持战略牵引构建平台化支撑战略科技力量新格局加快建设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以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3大实验室为重点、以10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以N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为桥梁的“13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各平台在创新链中的重点任务,实现平台链与创新链的精准匹配,使之既能支撑战略新兴技术的持续突破,也能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

坚持基础策源提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供给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打造上,秉承大科学的理念,加大大科学装置和设施的投入,提升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建设水平,推进纳米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等建设,培育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装置、跨多介质复杂流体试验设施、极地环境与动荷载模拟设施、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工程等重大平台。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平台群策源功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知识供给。

坚持产业导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新突破针对产业界面临的底层基础技术和工艺、新材料、关键元器件、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基础软硬件、基本算法和开发平台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科技创新平台应提供共性解决方案,以关键核心技术的新突破提升产业链的掌控力。

坚持融通链接形成创新资源协同联动新枢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网络化设计,完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耦合联动和利益分享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将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视角拓宽至全球,支持省内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发起全球性大科学计划和项目,使其成为我省乃至我国与国际科研和创新体系对接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全力保障创新平台建设的战略举措

树立与创新规律匹配的平台治理理念平台能否发挥所期望的效果,关键靠治理。应改变传统的条件设施平台建设范式,拓宽创新平台建设的内涵,支持建设跨学科、跨产业、跨主体融通平台。在加快技术型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工程化平台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建立相应的场景示范平台,实现对创新链的全方位托举和承载。加强对存量平台资源的整合,重组重点实验室体系,整合新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试点,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快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实验室体系。

完善常态化的创新平台支持机制国际经验表明,重大创新平台一般应保持十年的稳定支持,年支持经费一般不低于总投资额的十分之一。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应算好经济账,考虑未来的持续投入。应将省级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打造为科研特区,赋予其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独立科研管理事权,通过稳定的资金、政策等支持,保障常态化的创新产出和支撑。构建创新平台分类评估和支持体系,引导研究导向、技术导向、应用导向的各类平台聚焦主业,实现特色化发展。

强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平台经济职能在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不能仅限于考量技术先进性,也要将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技能培训、供应链等经济职能纳入考虑。应对标国际一流平台载体和跨国机构,在优势研发力量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英国弹射中心和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经验,建立跨领域研究、发展和技能培训中心,拓展相关产业价值链。

提升创新平台的使能技术开发和扩散功能创新平台最大的功能就是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的溢出,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能技术是指一项或一系列的应用面广、具有多学科特性、为完成任务而实现目标的技术,具有知识积累密、研发强度高、创新周期短、资本投入大、技能要求高、关联领域广等特性,依靠创新平台能有效弥补市场中使能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数字转型和绿色转型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需求,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应加强对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使能技术的开发和扩散。将数字孪生、低碳技术等使能技术应用于全生命周期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并在自身运营过程中实现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为全社会双碳战略的践行标杆。加快推动传统工业部门的使能技术应用,引领新兴部门使能技术的示范推广。构建领域内科研和创新数据交汇设施,提升设施、数据、人才的共享共用效率。

(作者系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