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建设徐州“双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2-07-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沈正平    

2017年,国务院《关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徐州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以下简称双中心城市)受到省内外高度关注。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应当坚持统筹推进、同向发力,加快打造徐州双中心城市,努力实现同频共振、同步前行,为奋力谱写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集聚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会城市以外、对省内相邻的市县(市)发展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首位大城市。徐州作为双中心城市具有典型代表性,多年以来其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不仅涉及苏北其他市、县(市),而且影响到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许多市、县(市)。因此,统筹建设徐州双中心城市需要在推动市场和政府更好结合上持续发力。一是在省级层面给予更大支持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好发挥其在苏北地区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努力实现跨越赶超,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二是争取国家层面更多支持打造区域中心城市。通过组织编制和实施跨省级行政区协同发展规划,更好发挥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努力实现低谷崛起,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三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统筹建设双中心城市。辩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使双中心城市建设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城市能级是城市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功能等级和水平的具体表现。现代城市除了要求具备经济、社会、服务、生态等重要功能外,最为突出的是创新功能。当前亟需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创新能力。

做大城市规模一是经济规模,这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经济基础。十四五时期要力争实现GDP1万亿元的目标,跻身我国万亿城市序列,达到中心城市应有的经济规模。二是人口规模,这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人口基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徐州市区常住人口约360万,城镇人口约285万。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尽早成为I型大城市,力争2025年市区常住城镇人口达到350万以上。

做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一是创新能力,这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关键驱动力。坚持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围绕创新徐州目标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打造协同、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体系,构建更加完善、更富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聚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高质量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二是产业竞争力,这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关键支撑力。坚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实力徐州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

做优城市功能品质一是幸福宜居,这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民生基础。围绕美丽徐州”“善治徐州”“幸福徐州目标,全面实施生态优先、共建共治共享战略,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美丽徐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同时,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努力创造更多让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生活。二是独特魅力,这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软实力。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和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目标,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总体布局,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和人文气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

徐州具有区域乃至全国意义的发展优势。从煤炭为主的能源基地、以铁路为主的交通枢纽、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转为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转型卓有成效的中心城市,无不体现发展优势的转变与更新。毫无疑问,建设双中心城市是新时代徐州城市发展定位上的最大优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尤为需要徐州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塑造发展新优势,为统筹建设双中心城市增添新动能,推动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

厚植对外开放新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徐州依托交通枢纽等优势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作为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凸显,逐渐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十四五时期,要以更大格局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密织风险防控网络,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提供更强支撑。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更多担当。依托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畅通双循环动脉,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培育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外资外贸提质增效,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点城市、江苏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城市和淮海经济区对外开放枢纽城市,在更好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作出更多探索。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探索构建各类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形成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体系,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江苏东西双向开放新高地,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

创造区域综合服务新优势为区域提供综合服务是中心城市的基本职能。目前徐州除了医疗卫生服务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外,其他多种服务功能既不强也不够全面。从基础条件和发展需要看,应当在区域服务的重点领域加大培育发展力度,促进形成若干新优势。在区域资源配置上形成新优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与扩散,维系着城市与区域之间形成各种社会经济联系,并对城市功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目前徐州已经形成一定优势,但不够充分。要以建设区域资源配置中心为目标,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建立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上形成新优势。社会事业事关民生福祉,是中心城市服务于区域的重要功能和社会基础。应当按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的原则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巩固提升医疗卫生中心的同时,着力建设区域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增强对区域内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在区域特色现代服务业高地上形成新优势。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服务业作用日益凸显,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将以服务经济为主体。要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积极引导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形成区域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中心。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专家,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