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在这一战略要求的正确指引下,江苏公共文化建设着力奋进、先行先试,形成了丰硕成果与显著成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斐然,文化创新作用进一步凸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社会文明底色不断擦亮。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切实把握“美好生活向往”这一关键指向,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重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答卷。
着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凝心聚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十年来,江苏以公共文化建设切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始终紧扣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这一主线,着力以“文化软实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收入“钱袋子”与精神文明“新面貌”双丰收,统筹协调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彰显了江苏公共文化建设坚守人民立场、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原则,凝聚起江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磅礴动力。
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十年来,共推出5个全国“时代楷模”,72人(组)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9人入选全国“最美人物”,1350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全民阅读、道德讲堂、“八礼四仪”未成年人养成教育、“啄木鸟”志愿巡查等一系列地方精神文明品牌,带动全省人民形成了奋发有为、勠力同心的时代风貌。
切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与均等化水平。十年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与乡村“十里文化圈”,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文艺志愿服务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打造一批多功能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营造“小而美”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进行主题化改造与定制化设计,并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推广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快建设公共文化云,促进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互联互通,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打造一批“不谢幕的剧场”“不停演的广场”“不落幕的展览”。通过线上线下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载体融合,有效缩短了“供需距离”,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得性与获得感大幅度提升。
注重精品文艺创作,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百花齐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文艺精品创作回应群众需求与时代诉求,在服务供给端做到“百花齐放”。十年来,江苏持续聚焦文艺精品创作,以人才队伍、工作机制、发展生态等为抓手不断推进高价值、高影响与高认可的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极大促进了江苏文艺的繁荣发展,极大彰显了江苏发展的实践成就,极大丰富了江苏人民的精神食粮,更成为江苏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与显著成果。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江苏始终“以人为本”推进文艺作品创作持续提质增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新时代奋进过程中的江苏作为、江苏精神与江苏力量,以地方故事阐述中国价值,以地方探索体现中国成就,努力提供更多江苏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一大批文艺精品的涌现提升了江苏文艺的价值引领与品牌影响力,时代精神、中国故事、江苏特质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实现了融会贯通与落地生根。在这一过程中,江苏牢牢把握文艺作品创作的质量生命线与立场基准线。一方面着重质量提升,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以文化创新的蓬勃生态持续打造思想深、艺术高、制作精、传播广的文艺佳作;另一方面贴近时代脉搏,让现实嵌入文艺,让文化彰显现实,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领会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充分聚焦现实题材与群众生活,不断推出扎根江苏实践、讴歌江苏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在制度政策层面,江苏连续出台了《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制度》《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办法(试行)》《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等制度文件与《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规划,形成了前端资助与后端奖励相衔接、短期重点工作与长期系统谋划相结合的“组合拳”,为江苏文艺的高标准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立足传统文化传承,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创新,探索长效发展的不竭动力。江苏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基础,立足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始终以激发传统文化“源头活水”效应为目标,聚焦“保”与“护”的有效衔接,厘清“源”与“流”的内在关联,讲清“古”与“今”的继承创新,实现“强保护”与“精开发”的良性循环,着力形成富有江苏特色的传统文化治理体系,从思想启迪、精神熏陶、道德感召等角度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源头驱动效应。
以保护与开发的统筹协调不断凸显传统文化“品牌效应”,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和江苏地方文化特质有效传播。率先研究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1+1+6+11”规划体系,出台了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从规章制度层面建构了大运河文化品牌的核心框架。同时以推进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长江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出新,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推动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积极探索多功能集聚的“文化价值链”,形成多个集文化保护、技术研发、宣传展示、运营管理等为一体的价值产品序列,持续放大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引领带动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江苏充分发挥文旅经济的产业优势,通过精细开发与“文旅+”模式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实现持续性开发,依托文化要素、历史场所等探索形成“小剧场”“主题游”等新型业态产品,以“餐饮+演艺”“实景+演艺”“场景+演艺”为抓手,着力实现“历史味”的“潮流范”与“江苏味”的“国际范”,提升文化吸引力与感染力,让群众在旅游中感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例如江苏以“江南小剧场”为抓手,高效推进“江南文化”的品牌开发,将剧场运营、项目开发、戏剧孵化等产业进行整合,在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两个层面形成了“江南文化”的有效输出,同时推动评弹、昆曲等传统文化进酒店、进景区、进特色街区,成为以传统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旅发展品质升级的生动写照,有效提升了江苏人文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