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苏北产业强市

发布时间:2022-12-2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曹 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邳州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综合考核的第一权重、培养干部的第一路径,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前十个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06亿元(季报),同比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05亿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534亿元,同比增长6.8%;工业投资371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653.95亿元,同比增长5.79%

树立链式思维,壮大主导产业,蓄积产业发展强大势能。坚持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推动龙头造链、项目补链、业态延链,推动产业打通上下游、拓展左右端,深入推动全链式发展。以龙兴泰、沂州科技为龙头,集聚卡博特、方大喜科墨、元丰新材料等企业,重点发展三条精细化工产业链,形成了吃干榨净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打造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新春兴为龙头,发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效应,集聚南方永磁、金发科技、禧天龙、西恩迪等企业,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以博康、上达为龙头,集聚鲁汶、华兴激光、影速集成、久日新材、凡赛特、申集、爱谱生等企业,形成了光刻材料、光电材料外延、柔性材料生产、生产测试设备四条细分链条,打造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基地;以千年舟为龙头,集聚TATA、皇家现代、德鲁尼等企业,打造生态家居产业基地;以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基地为龙头,同时引进蜂巢传动、精工科技、曼德电子上下游项目,集聚格雷博、立中集团、上海日亚等项目,打通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做强徐工土山产业园,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保健食品、医药制品等精深加工为主导,依托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集聚黎明、正大、益客等企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式、规模化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聚焦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厚植产业发展强劲动能。坚持项目为王,盯着项目看、扭住项目干,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提升产业能级,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招大引强。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由四套班子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优化产业招商体系,组建12个产业招商局,定期召开产业链招商研判会,完善产业招商地图和热力图,算清资源使用、产出贡献,全力引进旗舰型、链主型、基地型项目。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仅用8个月时间,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创造了长城速度”“邳州速度;海富电子、上达芯源已列入徐州“1号工程项目评审,矿冶集团、威兆半导体、永大化工、中林国际产业园等成功签约。加快项目推进。用好重大项目市领导包挂领办等机制,排定开竣工、资金到账、形象进度时序表,推行周会办、月督办推进机制。5个省级重大项目已全部投产;27个徐州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已投产21个;90个年度本级重大项目已开工86个,已投产52个。龙兴泰进行试生产,千万吨碳基新材料生产基地正加快形成。做强载体支撑。加快一区多园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功能、结构和发展模式,推进工业邻里中心、职工餐厅、通勤班车、集中仓储等配套共享,推动空间集约化开发,开发区、高新区在全省同类园区中稳步进位。发挥国省干道、铁路、水运交汇的区位优势,推进交通区位相邻、产业业态相近的镇联动发展,实现平台协同共建、产业集群协同打造,八义集工业园区完成规划设计方案,邳州新港全面推进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加快打造现代临港产业园。强化要素供给。突出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全力做好土地、金融、用工、能耗等要素保障。推行数字赋能图码管控,推动公共空间治理向工业领域延伸,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和低效闲置用地盘活,集中整合零散建设用地,为重大项目落地腾挪空间。今年以来共盘活僵尸企业、低效闲置用地81家、4099亩,新招引落户项目45个。深化银政企对接,截至10月末,制造业贷款84.34亿元、同比增长38.19%。积极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高新智谷、人才公寓等资源,打造职业教育基地,满足企业技术工人需求。

突出提质增效,深化创新转型,激活产业发展内在潜能。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质效并进,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智改数转。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出台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设立1000万元智改数转专项资金,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存量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引导企业利用5G加快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新增星级上云企业73家,获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7家。加大企业技改。出台支持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七条措施,加快推进千年舟、卡博特等达产转规,规上工业企业在库466家。建立重点技改项目库,鼓励企业加大工艺、产品改造投入,新春兴、海天石化、沂州、卡博特等27家企业完成技改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实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和人才新政23条,成立国家级人才引才专班,累计引进诺奖得主1人、院士12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00余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24人,省级人才工程186人,入选省双创团队”6个、双创人才”65人。统筹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5家。加强上市培育。引导本土企业与国资、上市公司等开展战略合作、并购重组,中大科技收购新疆国际实业上市成功,康力源已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影速集成报省证监局辅导,江昕轮胎完成股改,鲁汶正在股改,南方永磁、上达电子、博康信息正筹备股改,形成梯次上市队形。

坚持系统思维,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一体推进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环境建设,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化争当三问公仆,争做四有典型主题实践,深入开展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实施挑大梁、担重任流动红旗季季评,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时刻在状态,坚决克服疫情心态,聚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惠企服务等中心工作,以务实落实善作为的精神状态推进产业发展。建强服务专班。发挥营商环境领导小组16组、联席会议、会商会办等机制作用,升级调整重大办,由常务副市长任主任,两名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实体化集中办公,完善全程代办帮办机制,25个板块分别明确1名代办员,选树金牌服务员”“金牌工匠,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拿地即开工,优化联办专窗一站式服务。深入服务一线。实施扁平化管理和分布式办公,企业服务只设会议室,不设办公室,采用开放式集中办公,坚持一线工作法、首问负责制、闭环督查制,引导90%的干部沉到一线,实现项目难题、企业诉求闭环办理,营造亲商安商浓厚氛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中共邳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