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创造更美好的乡村生活

发布时间:2023-06-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陈学科 许勇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其中包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近年来,宿迁市宿豫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在奋力创造更美好乡村生活的征途上迈出铿锵步伐。全区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97.73%,农村可持续发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江苏省2022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县(市、涉农区)进位第一等次第一名

挖特色强产业,发展高质高效乡村经济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宿豫区持续培育产业优势,深化融合发展,形成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精深加工型肉禽三大主导产业,创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获评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202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05元,同比增长7.0%,总量、增速均位宿迁市第一。

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竞争优势宿豫区是中国最北缘优质长粒籼米、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宿迁籼米主产区,依托特色资源,建成10万亩优质籼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粮食单产连续10年位居宿迁市首位。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蔬果产业,现有2000亩成方连片生态高效农业基地28个。沿六塘河生态富民廊道,打造9个特色产业园,形成富民产业集聚区,大兴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全区已培育果蔬专业合作社134个,果蔬类家庭农场107个。先后创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

聚焦主导产业加快群链发展围绕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粮食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布局苏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市农科院科研示范基地等政产研合作载体,2022年,58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25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区累计通过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54个,建成4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86.65%,宿迁市最高。建成1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白羽肉鸡养殖场66家,加工规模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成为江苏省唯一的肉鸡产业基地县(区)

深化农旅融合释放乡村魅力围绕十四五宿豫区旅游业发展一轴两带四片区整体规划,系统完善袁家村·宿迁印象、小河西民宿等重点旅游项目,全力塑造有故事、有风情、有产业、有旅游、有生活的现代化乡村旅游景点。依托10万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核心区建设,通过10公里的幸福大道串联,形成香溢王庄”“梨园人家等农旅特色组团。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幸福大道沿线景区接待游客935.6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815亿元,成为了农旅融合的新样板

补短板惠民生,打造崭新乡村风貌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近年来,宿豫区围绕河畅水清岸绿路通景美目标,统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第一等次。

科学规划有效推进农房改善宿豫区围绕优居目标,因地制宜探索新建、扩建、翻建等建设模式,注重特色打造,体现乡土风情文化,新型农村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完备。走进新庄镇新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全区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提升58%,河道管护达标率100%,建成省级美丽宜居乡村4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居30个,获省传统村落命名村居2个。白鹿湖社区入选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被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高位推动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宿豫区坚持高位推动,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6%,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区现有耕地57.74万亩,84%的耕地被认证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22年创建部级、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32个、11.27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1.2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8.7万亩,占比84%2021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支持。

以人为本优化公共服务配套十三五以来,宿豫区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69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30公里,城乡和镇村公交全部开通,成为宿迁市唯一获评2022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实现省优质园乡镇全覆盖。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镇(街道)“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覆盖。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建设,累计建成3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效能,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家,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3支,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8个。

善治理优服务,护航和美乡村生活

瞄准和美乡村生活目标,宿豫区持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壮大乡村经济规模,有效落实兜底保障,积极倡导文明新风,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宿豫区先后获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区。

聚力引领激发强村富民动能宿豫区以农房改善带动农民集聚、整合土地资源、加快集中流转、促进规模种植,实现集体和农户双受益。同时深入开展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持续激发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振友社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壮大农旅业态,并对外出租厂房、土地等,让农民领取相应租金的基础上,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15年的7万元到2022年突破320万元的华丽转身。当前,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4亿元,村均收入超200万元,同比增长27%

创新融合优化基层治理服务近年来,宿豫区深化新型农村党建一委两站五岗模式,通过在社区党委下设党建工作、文明实践两个站和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等五个专职岗位,有效解决集中居住后人员力量不强、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以三定四专五化工作法,通过定岗定人定责、拓宽晋升渠道等方式,细化责任分工、搭建激励机制,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关庙镇卓水河村率先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相关做法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江苏省法治建设创新奖

对接需求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宿豫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工站实体化运行试点,开展乡村公益医疗互助试点,用好用活豫见先锋暖心专项资金等,精准对接解决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常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打造怡老爱心餐”“老梨树下的宣讲等乡村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五星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工作,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主动性。近年来,宿豫区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乡风文明测评指数逐年提升。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