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法治资源 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3-06-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牛维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小市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培养法治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专业化和社会化法治力量,聚焦问题,聚合资源,倾力打造依法论市工作品牌,激发基层治理法治新动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拓展网格+”:法治服务入户进家

发挥党员在基层法治服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以党员为主体,物业管家、社工、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法治网格员队伍,通过民法进社区、民法送千户、民法帮百家等形式,真正使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惠达群众。

小市街道联合鼓楼区司法局承办法润南京·2023春风行动活动 作者供图

普法宣传走进社区为强化社区居民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小市街道采用多种形式推动普法宣传走进社区、走近居民。街道官方公众号小市博览开设法治教育专栏,紧跟时事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加强宣传。线路新村社区成立法润社区民生群,在线上日常推送案例分析和讲解,引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小市新村社区开展鼓楼法院星光普法宣传活动,法官们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法规,现场交流解答居民的法律法规问题,引导居民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多个社区通过宣传横幅、沿街商铺电子屏滚动、组织居民参与普法答题、开展少年法治夏令营等方式,大幅提升普法宣传实效。

法治服务深入居民通过自愿申报和结对的方式,从公检法系统遴选了103名政法网格员,结对服务辖区居民,对居民平时遇到的法律问题给出及时有效的解答和建议。同时,每个社区邀请了10多名政法网格员,组成社区发展智囊团,加入社区警网融合工作群,与居民在线上线下交流,在日常交流中及时有效化解矛盾隐患。

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打造“1个街道社会矛盾调处中心+9个社区调委会+9个个人调解工作室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网格搜集——小区初调——社区、物业联调——社区法律顾问、司法所支持——达成协议的闭环调处。同时,坚持楼长+网格+警格综合服务,真正做到法治服务下沉,实现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充分发挥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在维护治安、化解矛盾、安全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坚持大事不出小市、小事不出社区,有效地降低民转刑的风险,全面防范和化解各类隐患。2022年,全年排查矛盾纠纷220余次,受理纠纷40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8%,构筑起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配置资源+” 多元队伍聚力叠加

推进依法论,既要党委全面领导、街道主动作为,更要广泛发动群众、汇聚社会力量。小市街道注重发挥党员调解员、党员法律工作者、老党员力量,同时吸纳多元社会力量,持续壮大多样化专业志愿队伍,加快形成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官一律提供专业指导在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司法所的统筹指导下,社区聘请了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与律师)代表加入社区发展智囊团,为基层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法治服务。把依法自治延伸到细枝末梢,发挥专业人士作用,快速响应居民法律需求,开展专业纾解、依法化解,不断推动社区依法治理进程。

多元队伍发挥资源优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培养一批志愿者,打造多元基层治理法治队伍。每个社区都成立由社会威望高、群众基础好且热心公益的老社区书记、支部书记组建的老书记工作室,以老带新,传授工作方法,参与街道重大矛盾调处,成为现阶段基层法治服务和居民自治组织的有力补充。如东门街社区依托街道司法所、综治办等资源,成立了由原社区居委会书记牵头,社区党员志愿者、法律援助律师等共同参与而成的老书记工作室,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街道还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共性需求,打造特色自治品牌,如五色梅妇女家事调解、老兵调解工作室等。

个人工作室扩大品牌效应创建个人调解工作室,是小市街道创新基层依法自治和管理上的有益尝试。黄家圩社区玲姐调解工作室成立于20196月,是街道首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发展至今,该工作室由玲姐领衔,吸纳律师顾问、综治社工、网格长等组成专业化法治队伍,既为基层群众解决法律问题,又配合司法所、综治中心处理来信来访,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玲姐工作室带动下,东井新村社区的闫老师工作室、线路新村社区的老魏工作室也日渐发展成熟,充分发挥专业素养、个人威望和群众信赖等方面优势,打造口碑好、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品牌工作室。

深化治理+” 党建引领援法议事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小市街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发挥好党组织在援法议事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法治思维提升群众自治水平,打造街道援法议事品牌,增强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以群众评议为标尺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为目标,将援法议事程序通过制度形式进行规定,确定好谁来议,解决好议什么,落实好怎么议,做到履职于法有据、治理依法有序。定期开展援法议事——双月对话活动,每次议事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小区公示栏等平台载体,公示上次议事的整改成果。援法议事会上,形成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公司和居民业主对话的模式,根据不同的议事主题,邀请物业、驻地单位、居民代表等参加,由居民提出问题,相关方进行答复。会后,将议事结果及时公示、归档,并向居民反馈,同时公开社区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以群众需求为靶向将援法议事工作与人民群众诉求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涉及社区规划发展、当前重点工作和居民民生保障的事项作为援法议事必议事项。通过举办普法讲座、解读案例、提供法律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辖区居民对援法议事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以群众参与为支撑将社区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新乡贤、网格员、楼栋长和法律明白人作为议事会固定成员,组建议事专家智囊团。对一些情况复杂、涉法涉诉的议题,邀请法官、检察官、警察和律师共同参与讨论,确保援法议事的公平公正,提高群众信任度和参与积极性。

(作者系南京市鼓楼区小市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