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多元解纷模式打造“枫桥经验”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3-12-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殷 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不断增强中国之治新优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前端预警、中端解纷、末端服务,实现全周期管理矛盾化解闭环,创新打造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新模式。2023年,淮阴区司法局老兵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淮阴区公安分局王营派出所入选全国第三批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强化前端预警,筑牢风险防范前哨堡垒

淮阴区秉承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早化解工作理念,强化前置防线、前瞻研判、前端处置,下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先手棋

织密信息排查网络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强化力量协同,丰富载体形式。统筹人民调解员、三官一律、村(社区)干部、平安志愿者等130余名志愿者与全区897名网格员协同合作,定期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将各类问题全部登记在册、逐一落实化解责任,确保基层矛盾纠纷一网打尽。充分运用百名政法干警助力乡村振兴”“法官参与党群议事会”“法律体检进民企等形式,加强社情民意收集和风险隐患摸排,实现源头防范全方位覆盖。建立重点领域、重要节点专项排查工作模式,将涉法涉诉、金融、房地产、涉军等重点领域问题纳入排查走访重点内容,定期邀请区金融办、区住建、区退役军人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风险隐患重点领域专项排查,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群体性风险。

健全风险研判机制锚定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建立递进式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和动态预警路径。在日常信息排查的基础上,建立矛盾纠纷排查信息数据库,全量采集矛盾纠纷信息,运用矛盾纠纷联合研判机制,会同区公安、区住建、区退役军人、区信访、区民政等职能部门,每两个月研判1次各行业各领域矛盾纠纷走势、风险点和突出隐患,研究化解思路、提出防范建议、提前预警处置。依托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定期统计各专业调处机构纠纷化解数据,实时整合江苏微解纷”“苏解纷”“人民调解小助手”“无讼淮安和网格化平台等业务系统信息数据,精准分析、跟踪研判矛盾纠纷种类变化和升降态势,形成矛盾纠纷走势动态图,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精准化解提供支撑。

夯实源头治理能力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重点,统筹区公安、区法院、区司法等职能部门,一体推进区级、镇(街道)和村(社区)一站式解纷三级平台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全口径受理、全方位调解、全周期服务。在区级平台设置12个主要功能区,发挥处置分流、组织协调和指挥调度作用。在镇(街道)平台设置9个重点功能区,负责来访接访、分析研判和排查化解等方面工作。在村级平台设置调解工作室、三官一律进网格工作站及其他特色功能区,承担辖区内矛盾隐患预警排查、上级分流案件办理处置等任务,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构建纠纷联排、矛盾联调、问题联处的协同联动社会治理新格局。

做实中端解纷,激发矛盾调处最大能级

淮阴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群众满意、实战实效的工作导向,完善优化调解流程,推动调解质效整体提升。

整合调解资源结合区域行政布局,成立包括村(社区)调委会在内的各级人民调解组织327个,登记人民调解员1235名,实现调解网络全域覆盖,同时整合多部门资源,建立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商事纠纷等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以专业精准服务促进调处提质增效。充分凝聚社会力量,组建由职业律师、退休法官和乡贤骨干130余人组成的淮阴区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重点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对矛盾风险隐患较大的重点案件,及时主动介入,进行点对点处置化解,实现多方调解力量互补叠加。

创新调解方式根据受理矛盾纠纷性质和类别,将矛盾纠纷按照三档定级,落实分级调解责任,制定分类调解举措。一方面,坚持属地原则和管辖范围,将解纷责任分别落实到区、镇、村三级,明确专属调解室和调解员挂包联系处置,制定个性化应对策略和化解处置方案,做到一案一策一方案。另一方面,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建立调解联席会议制度,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事项,协调相关部门、心理咨询、行政管理等方面力量参与,每月开展1领导接调、律师陪调、法官辅调三调会诊活动,共同研究会办,提出解决方案,做好综合疏导。

完善调解服务。围绕创新、便民、快捷、实用服务宗旨,强化信息化运用和智能化支撑。自主研发指尖调解小程序,设置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时事新闻、法律法规、专家说法等专栏,小程序上线运营以来,平均月浏览量2000余人次,累计在线受理矛盾纠纷申请6700余件,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全面推行苏解纷省一体化非诉讼纠纷化解平台,注册人数突破2.4万人,线上案件申请数1036件。积极推动智慧调解模式实战化运行,引导全区327个综合性调解组织全部入驻无讼淮安”“指尖调解”“苏解纷等线上平台,矛盾调解实现由线下申请传统模式向智慧调解新兴模式转型,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走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轨道。

延展末端服务,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淮阴区紧紧围绕事心双解工作目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功能,巩固经验做法,做好矛盾调解后半篇文章

完善动态闭环管理建立调解+回访+确认工作制度,对于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组建回访小组在调解后的1个月内进行满意度回访,巩固调解成果;对于需要进行司法确认的案件,会同法院开辟司法确认绿色通道,明确专人提前审核,当事人到场即办,实现纠纷受理到执行保障的闭环管理,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和执行力。健全专职调解员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奖励激励和动态进出管理的方式奖优罚劣,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表彰先进,更新队伍,确保基层调解工作力量精干、动力充足。

落实延伸服务举措。把社会矛盾纠纷治理与法律服务、政策帮扶、保障民生相融合,组织法律志愿服务队和村居法律顾问每月下基层开展法治讲座,以案说法、以事普法、以理送法,以法治淳化社情民风,助力社会治理。打造便捷服务阵地,在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政策咨询工作接待服务站,提供住房、医疗、养老金等28类政策解读、帮办服务,让群众知政策、少跑腿。设立区级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关系修复专项基金,补充司法救助调节机制空白,为生活困难利益受损群体提供临时性救助补贴。

彰显示范引领效应围绕团队品牌和个性调解室建设,运用项目化方式打造多元解纷淮阴品牌群,先后形成了老兵调解工作法、物业调处“456模式、家事调解五式五度、行政争议纾解六步工作法、商事调解有话好说等特色调解品牌,其中7个调解组织荣获省市金牌调解室称号,区调委会获评全国“‘学习枫桥经验先进集体,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见成效的矛盾调解格局。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