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服务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2-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熊 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江苏银保监局贯彻落实“六稳”要求,支持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应有之义。要坚持强化工作举措,加大创新力度,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江苏银行业保险业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实体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

盯住重点抓监管促发展。一要以重大战略引领金融发展方向。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围绕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产业政策导向等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全省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末,江苏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3.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79%;保险业全年提供各类风险保障合计324.7万亿元,同比增长61.5%。二要以监管鞭策推动服务质效提升。加强对小微民营、三农扶贫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指导,并注重通过监测通报、监管会谈、现场督查等手段,强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持续增量扩面降成本。截至2019年末,江苏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1.31%。三要以金融需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督促银行机构将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积极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征和融资诉求,进一步优化融资期限管理,不断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201911月末江苏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93万亿元,连续31个月保持正增长。

把准实际谋创新趟新路。一要突出百行进万企“润物有声”。作为全国最大试点省份,要深化拓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专题活动成果,扎实推动全辖银行机构主动访企业、摸实情、解诉求、送服务,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增进银企互信,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截至201912月,银行已经实地走访15.87万户企业,已获授信企业1.64万户,授信金额366.98亿元。二要着眼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开花结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着力缓解江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关于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有效筛选暂时遇到困难、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或服务有市场、债权债务关系清晰和信用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作为会诊帮扶对象,综合采用联合授信、重组银团、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精准帮扶。目前,已成功帮扶31户大中型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涉及银行授信余额502.5亿元,相关企业退市风险、环保信用风险、担保圈链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转型升级得到有力支持,发展信心大幅提升。三要强化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落地生根。结合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银保监局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的意见》,选择南京市砖墙镇等19个乡镇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参与试点银行机构已对接项目、企业、农户等融资主体2.2万个,新增授信107.3亿元,新增贷款余额51.5亿元,保险机构覆盖主体数量8.6万个。

着眼长远建体系务实效。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要更加深入。大力督促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向县域、乡镇等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领域延伸触角,引导大型银行发挥“头雁”效应,落实“五专”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中小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要求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定位,继续下沉服务重心。引导各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加大电子机具投放、建设助农取款站点、保险服务点等举措,不断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将辖内1.44万个行政村全部纳入金融服务范围,乡镇一级实现银行物理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行政村一级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二是授信尽职免责机制要更加健全。要持续优化辖内银行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正向激励,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适当提高不良贷款风险容忍度,着力解决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等“痛点”和“堵点”问题,充分调动银行基层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服务实体经济氛围要更加浓厚。要加强监管政策与货币信贷、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为服务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密切银政、银担、银保全方位合作,创设推广银税互动、苏科贷、苏贸贷、小微创业贷、社保贷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发挥财政资金增信分险功能,推动信用体系和各地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化解普惠金融领域难题。

围绕实体优服务解顽疾。一是创新担保方式,缓解抵质押难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物联网+动产融资等新型抵质押形式,推动辖内银行机构依托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助力解决民营、小微和涉农企业融资难题。20191—11月,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额65.83亿元,涉及企业913家,其中专利质押登记44.63亿元,商标质押登记21.2亿元。二是创新还款方式,缓解周转难题。推动辖内银行机构结合企业经营周期和资金需求特点,探索推出转期贷、年审贷等无还本续贷或部分还本续贷品种,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2019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1195.25亿元,年末无还本续贷余额已达9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9%。三是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推动辖内银行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挖掘整合跨部门数据信息,对企业实现精准评级、精准画像,拓宽获客渠道,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和银行金融服务的高效对接。引导银行机构优化普惠业务授信审批流程,研发配套管理系统,大幅节省信贷需求响应和处理时间。如,江苏银行依托移动互联、LBS定位、生物识别、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对e等产品实现秒批”“秒签”“秒放,已累计为2.7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00多亿元。四是完善保障方式,促进重大装备创新发展。针对江苏装备制造业体量庞大、首台(套)装备较多的实际,积极配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省级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在全国率先提出保费补贴前置的工作模式,减轻投保企业的资金占用。20191—11月,全省保险业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提供48.23亿元风险保障,为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企业提供5.88亿元风险保障。

强化责任惠民生求作为。一要全面支持脱贫攻坚。积极会同省政府扶贫办、财政厅推动扶贫小额贷款应贷尽贷,2019年末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余额26.9亿元,惠及8.8万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督促各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低收入农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辖内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持续增长。2019年末,全省法人银行机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34.89亿元,较年初增加84.56亿元,增幅9.94%。二要大力支持苏北农房改善。推动农发行、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等机构加强产品设计,创新统规代建、拆建分离、政府采购等多种模式,支持苏北农房项目建设。截至20199月末,全省银行业共准入农民住房条件改善项目79个、金额300多亿元,已对55个项目发放贷款99.8亿元。三要探索支持社区家庭服务。积极推动探索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养老、家政、托幼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试点工作。结合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的实际,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为南京地区1169家社区家庭服务业企业建立金融服务需求档案。截至20199月末,已对南京376家养老、家政、托幼等社区家庭服务业企业贷款11.98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494.60亿元,参保人次(企业次)达183.65万人(个)。

(作者系江苏省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