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挑战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臧建东 陈清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我省经济总量大、外向型程度高,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奋力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冠疫情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着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当前,我省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恢复到低风险状态,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加强常态化防控和有效精准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达产提速扩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是企业的命脉。针对疫情导致的企业外贸订单减少、经营成本上升、供应链资金链困难等实际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推动经济循环、扶持中小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举措,落细落实减税降费、要素保障、劳动力拓展回流、房租减免等政策,加快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我省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协作能力强的优势,以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公共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抓紧制定产业链协同支持相关政策,统筹推进重点企业和核心配套供应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的复工复产和有效衔接,系统解决原材料供应、物流畅通等问题,推动产业链整体性复工。要取消不合理审批,纠正限制劳动者返岗的不合理规定,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让劳动者尽快回到工作岗位。面大量广的中小微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也最为直接。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继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纾解中小企业复业经营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扩大融资、社保费减免等迫切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的基石,也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着力点。疫情扩散导致我省部分行业生产和销售出现了困难,但危中有机,一些新兴产业在危机中展现出较强的成长潜力。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布局优化,加快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我省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聚焦工程机械、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利用好防疫应急物资需求量大增的时机,不断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纺织、化工等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要善于从新需求、新模式中捕捉机遇,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以新动能的持续释放对冲疫情影响。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要加快研究制定税费减免、融资增信、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展线上服务,推动鼓励服务业尽快复产经营。疫情对国际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造成较大影响。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全力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和重大病虫害防治,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和供应能力,确保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着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国际经验表明,扩大投资规模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经济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落实六稳要求,抓紧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发挥好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在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的同时,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G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抓紧谋划储备项目,加快前期工作,确保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大力推进重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集中打造一批标志性科创平台,积极跟进对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抢占未来发展先机。要在注重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强化用地、用能、用海、资金等要素保障,打通用工、运输、原材料供应等堵点,加快建设进度,全力以赴创造条件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着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要进一步发挥消费的稳定器作用,深度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汽车等传统消费业态加快复苏,不断提升传统零售企业网络营销能力。抓住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产生的巨大市场,培育壮大电商平台规模,大力推动健康医疗、生鲜电商、无人配送、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成长,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和夜间经济,推动小店经济发展。提振消费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用足援企稳岗措施,切实做好农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用稳就业来稳住信心预期。继续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要积极发挥消费券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扩大消费券的发放对象和范围,以此刺激和带动消费增长。这次疫情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居民消费能力,要依法依规适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合理提高公共消费水平。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外贸企业普遍遇到海外退单潮、新订单拓展受阻、国际物流不畅等外部冲击。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财税、金融、保险等扶企稳企政策,特别是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等合规政策工具,帮助外贸外资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尽快恢复状态,全力保持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努力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要在千方百计稳住国际市场和订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抢抓市场供给缺口,大力拓展国内、疫情低风险地区市场,加快市场多元化步伐。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通过自营品牌、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改变单纯外销或代工等经营模式,提升企业自主品牌竞争力。外资是外贸的基础。针对因疫情影响导致外商投资意愿减少等潜在风险,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稳住外资企业。要主动帮助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继续抓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特别是针对我国金融业开放进程明显加快的态势,推动外资服务业大项目落地,塑造利用外资新优势。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引导海外资金进入我省实体经济,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混改等新路径加快引资补链,吸引更多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江苏。

着力守好安全环保底线。随着疫情形势的有效控制和逐步稳定,我省企业加速复工复产,大量复工企业开足马力抢进度、赶工期,由此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要在扶企助企的同时,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风险防控、监管能力、责任落实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机制,切实有效提升企业和全社会的本质安全。疫情防控对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对环境保护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源头治理,加快发展壮大绿色产业。扎实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营造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