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激发小区治理活力

发布时间:2020-09-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吴新星    

2006年,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24个行政村合并为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辖区内的56个居住小区(含26个动迁小区、30个商住小区)划归7个社区管理。基层小区在发展历史、住宅性质、人口结构等方面存在多样性,管理复杂、矛盾交织,社区治理面临诸多难题。近年来,枫桥街道直面基层小区治理中存在的基层党建薄弱、管理幅度过大、基层民主空转等问题,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功能强化和基层小区民主治理的推进,以富康新村为试点,从组织制度、机制运行、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重塑,探索形成了三三制小区治理模式,推进了新时代基层小区治理现代化,提升了基层小区民主治理水平。

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元共建”

作为枫桥街道最早的动迁安置和商住混合型小区,富康新村小区治理长期处于无组织、无秩序、散乱化的状态。近两年,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富康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建设得到强化,并以党社之家为阵地在小区层面建立起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元融合共建的机制。

加强支部建设,建设基层党建堡垒。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功能发挥。2019年在街道党工委和西津桥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富康新村组建小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29名党员积极参与环境改造、车位收费管理、车库整治、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工作,广泛收集意见,凝聚居民共识,积极联系社区党委、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解决小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实施组织互嵌,推进三元融合共建。富康新村三元共建模式,打破了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之间的分离式治理,形成了相互嵌入式的融合共建。富康新村党支部的7名党员通过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进入小区业委会,党支部书记当选业委会副主任。同时,通过组织程序,业委会负责人任党支部副书记,物业公司项目负责人任党支部委员,形成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组织互嵌。在社区党支部建设过程中,29名党员按照楼道细分党员服务网格,分网格联合物业和业委会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从而以党员为核心建立了小区治理的集体行动机制。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共同对小区进行安全巡查,建立了常态化的三元融合共建机制,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即现场落实责任并解决问题。

强化阵地建设,形成融合共建机制。富康新村以党社之家平台为党员学习、活动、服务的主要阵地,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整合起来,将党员议事会与居民议事会相结合、党员教育与传统家训家风相结合、党建文化与校园及企业文化相结合,促进小区党员、群众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党支部、物业、业委会等多方融合共建集体行动的机制。同时,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域大党建作用,充分利用共建单位资源,共同开展了免费理发、反电信诈骗宣传等一系列惠民活动。

社区、小区、居民“三层共治”

一直以来,社区下辖的小区、楼道面临着治理权力下沉不足和社会自治无序的状态。富康新村三三制治理形成了社区、小区、居民三个层面的协同共治,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强化社区领导,实现治理权力下沉基层一线。西津桥社区下辖11个小区,有动迁安置小区、商业住宅小区、动迁安置与商住混合型小区等多种类型。各个小区内的居民构成复杂,动迁农民、购房业主、租房业主等多种群体生活于同一空间,多元主体的多样化利益相互交织叠加。面对治理幅度过大、小区类型多样、群体结构复杂的情况,西津桥社区党委加强对小区党支部建设的领导、对业委会建设的指导,并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协调、引导、指导,以此为核心在小区层面形成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利协同共建的格局,有效地解决了基层小区治理长期存在的公共权力真空和民主治理空转问题。

加强小区治理,破解基层小区治理无序难题。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要靠基层小区治理的机制创新和效能提升。富康新村在三元融合共建主体格局下,实施一网一屋一品工作机制,分网格落实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类主体服务责任,以党社之家为阵地实施居务服务供给改革,以五类文明楼道建设为载体提高居民小区治理的参与度和参与能力,从主体、机制、评估全方面破解小区治理无序的问题。

落实居民自治,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新格局。2018年,在社区党委、居委会的指导下,富康新村按照N+X模式重新选举组建业主委员会。N是固定分配的业主代表名额,X是吸纳居住在小区内的党支部支委、街道工作干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作为当然业主代表加入业委会。N+X模式,加强了基层小区民主建设,整合了小区治理的各类资源,提高了业委会民主治理的效能。

党建、民本、服务“三心共享”

枫桥街道富康小区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党建为核心、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重心,将党建、民本、服务三大基层治理价值,深入贯彻到街道党政干部、社区群众和社会公众心灵深处。

以党建为核心,强化党的治理引领功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党的领导。富康新村的小区治理模式创新,始终以加强基层党建为核心,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优化和强化小区党支部的建设,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党员干部为基本力量,业委会、物业公司、专业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小区居民多元主体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并以小区党社之家为平台,充分发挥楼道党小组的功能作用,以支部带动党员,借助党员户挂牌等形式以党员带动家庭成员、邻居,以点带面强化小区的良善治理。

以居民为中心,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富康新村的小区治理改革,通过加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完善了基层社区的民主治理组织机制,提高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能力;通过网格化治理、一楼一品党社之家等机制和载体,建立了党组织、社区组织、小区居民协同共治,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三元共建、三层共治的小区治理机制,富康新村完成了小区环境改造、车库整治、车位分配、垃圾分类等工作,不断满足小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服务为重心,增强小区居民获得感。优质居务服务的供给是基层小区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指标。富康新村通过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共同参与的常态值班、联合巡查、惠民小屋等小区服务供给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小区居民的小区环境脏乱差、停车难、车库住人等问题和风险,以务实的治理创新增强了小区居民的获得感。

枫桥街道以富康新村为典型的三三制基层小区治理创新,推进了基层社区民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治理的生动实践。三三制基层小区治理,破解了基层民主自治空转的现实性问题。富康新村进一步优化了N+X业委会组织机制,在小区层面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组织机制。同时,三三制基层小区治理机制建立了纵向上社区、小区、居民良好互动,横向上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形成了民主协商、民主治理的共同体。三三制基层小区治理的价值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区居务服务供给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了居民在小区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参与、监督、检查、共享,提高了安全感,提升了获得感,增强了幸福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卫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