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体会“人民”二字的分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发布时间:2020-09-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顾玉平 张 翔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至上、人民幸福的认识,进一步谋划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蓝图。可以说,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基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学习马克思主义,要重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人民立场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人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

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治国理政的实践先导。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主要矛盾的判断严格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认定的人民立场法则,即矛盾主体是人民而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利益集团。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出发,落脚点是绝大多数人的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不仅在物质财富上要共同富裕,在精神财富上也要共同富裕。因此,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深刻地蕴涵了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立场和情怀,解决这一矛盾的一切工作和方法都必须围绕人民这个中心展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共享者,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评判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生力军也是主人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为此,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全过程,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根红线,贯穿到发挥制度优势的全过程。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支点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人民中的优秀代表组成的先锋队组织,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任何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这是对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表达。

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是要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反对一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把人民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这要求党员干部具有崇高的政治道德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要体现在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上。要做勇于担当、道德高尚、诚信待人、乐于奉献的模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牢固。

在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的人民,他们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历史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奋斗。要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的事业才能永续辉煌。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原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启示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全面提高生活质量。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努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治安全是社会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安定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人民安宁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标。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本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坚持人民至上,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做到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全党的创造活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