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戏曲艺术焕发新魅力

——从“村官三部曲”谈起
发布时间:2020-10-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姜 杰    

如何让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近年来,我们涟水县坚持制度思维、强化制度建设、实行制度管理,聚焦文化创作体制机制建设,把准时代节奏,紧扣现代题材,着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先后成功打造三部现代淮剧《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下文统称村官三部曲),荣获了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紫金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9项省级大奖。涟水县淮剧团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在全国县级剧团中实属罕见。

直面戏曲改革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市场冲击,现代艺术样态多元化发展,对传统淮剧的影响愈发深刻,涟水淮剧团因此面临着严峻挑战。

市场萎缩没士气。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多样化,既给广大受众带来欣赏渠道的多样性,也带来欣赏作品众多选择性,淮剧的传播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小、观众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低、剧团生存越来越困难。

人才匮乏没锐气。建团于1955年的涟水淮剧团,现有演职员工31名。其中国家一级演员1名,二级演员7名,50岁以上的演员是剧团的骨干力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人员老化,行当不全。

作品紧缺没生气。从过去涟水淮剧团的演出情况看,古装戏占剧团演出剧目很大份额,而且大部分是其它剧种的移植,这些古装戏与现代受众的审美情趣产生了代沟,自创节目尤其是反映时代和人民需求的现实题材剧目少之又少,不对观众口味。

装备较差没底气。由于市场萎缩,缺乏自我发展的后劲,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硬件投入相对不足,装备的条件得不到保障,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努力创作反映时代价值、文化精神、审美追求的作品,着力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的体制机制。

激活题材规划机制。好作品需要好题材,好题材需要好视角,我们始终把现代题材作为创作出发点,筑牢夯实。一是因定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大势,坚持在广大群众的需求中把握趋势,定期召开诸葛亮会,研究题材选项,反映时代精神,确定人民需求的创作主题。二是因编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每半年组织一次题材规划会,邀请领导、专家和各方面代表,对题材进行研讨论证,加强剧目文本先期策划。三是因立项。先期文本方案由县委县政府立项,并积极与省市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将剧目方案的理念、内容、措施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剧目方案上给予业务指导,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扶持,村官三部曲先后获得省市各类奖补资金近900万元。

激活作品创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们把淮剧精品的打造作为重中之重,下狠心,铆足劲,精雕细琢。一是请进来。针对编剧、导演等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打破行业壁垒和体制障碍,探索采用剧组制,吸引省内外知名主创团队,破除人员老化、行当不全等人才短缺的瓶颈。二是立起来。坚持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在保持淮剧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在唱词、编曲、舞美等方面汲取一切其它剧种和现代艺术的优秀成果,不断提高淮剧品位,调适淮剧口味。三是沉下去。在《村里来了花喜鹊》的创作过程中,编剧、演员等主创人员先后利用半年时间,深入全县15个乡镇260多个村庄进行采风、采访,演职人员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并现场表演,让群众说像不像、干部说真不真,使剧目创作更接地气。

激活人才培养机制。我们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戏曲名家培育计划。一是委托培养。2019年县委县政府设立50万元人才培养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用于编外用工、临时高端人才聘用,先后有8名艺校毕业生充实到县淮剧团。2020年县委县政府持续关注剧团的传承与发展,新增编制6个,招录10名年轻学员委托扬州艺校等省市知名专职高等院校进行定向培养,不断充实后备力量。二是结对培养。实施名师带徒计划,邀请上级主管业务领导、戏剧名家来涟进行业务指导,遴选优秀学员拜资深专家为师,实行一对一传帮带。同时,在全县8所学校建立淮剧传承基地,培养淮剧未来之。三是实践培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为淮剧团演员搭建实践锻炼的舞台。在《村里来了花喜鹊》的角色分配过程中,花喜鹊等4名主要角色全部由县淮剧团演员担纲,每年200多场的演出,在实践中磨练了演艺水平。

激活市场运行机制。坚持既找市长又找市场,优化配置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最大限度激活市场运行机制。一是院团机制。运用市场无形之手,对县淮剧团实行事转企改革,工资收入跟绩效挂钩,促使剧团变等米下锅找米下锅”“定单下菜,激发了剧团的创造活力,走出了市场萎靡的低谷。二是竞争机制。坚持放开手脚增活力、放开市场增后劲的原则,鼓励社会领办、创办各类艺术团体,激活鲶鱼效应,促进县淮剧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发展方位,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文艺团体78个。三是扶持机制。打破壁垒,鼓励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第三次文联代表大会,下发了《关于培养名家打造精品名作工程的意见》《实施涟水文化名师带徒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设立300万元双名工程专项基金和五岛湖文化奖,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表彰,鼓励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实现了投入产出的最大化。

赋予传统戏曲新魅力

涟水淮剧团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在接地气上下功夫,以真诚的情怀讲述百姓故事,繁荣了淮剧市场,用新时代色彩赋予传统淮剧新魅力。

增加了群众获得感。村官三部曲主创人员始终把人民二字摆在第一位,牢记创作要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多年来,斗严寒,战酷暑,用脚丈量农村每一块土地,涟水淮剧团为弘扬淮剧艺术而向上攀登、向下扎根。每年演出近200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淳化了文明乡风。村官三部曲包含着向善向上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涵养群众人格、弘扬优良传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风情风俗入了戏,乡音俚语成了词,说群众事,演群众戏,既有品位,又接地气。村官三部曲剧中先进典型人物的塑造,成了群众的偶像、学习的榜样,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动能。

增强了发展后劲。村官三部曲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回归,更带动了淮剧市场的繁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从涟水到淮安,从盐城到上海,村官三部曲成了观众争相竞看的剧目,演出市场触角延伸到大江南北。市场大,观众多,演员信心足,干劲大,步入了以文养文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中共涟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