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发布时间:2020-10-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王 昇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江苏作为一个科技大省和经济大省,具有创新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善、发展环境良好等优势,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围绕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竞争力达到了较高水平。反映科技竞争力的数据指标比较亮眼。目前,江苏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4%,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4%。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截至目前,江苏已建成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83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90家,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00多家,科技服务平台27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79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49个。

科技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持续提升。在制造业企业中,科技创新载体数量逐渐增多。目前,江苏建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同时,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62个,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848家。对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为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已连续八年选派全国365家高校院所的4775名科技人才到科技型企业兼任科技副总。通过省级财政资金后补助的方式,对企业购买科技服务给予相应补助。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围绕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江苏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并针对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了科技创新40”“科技改革30等政策措施,较明显地促进了体制机制障碍的破除和科技创新难题的解决。同时,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3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8364件。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借鉴

对照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先进省市的科技创新态势和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还需加大。尽管全省研发投入已经超过2700亿元,并且其中80%以上是企业的投入,但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3%的比重看,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3%以上的比重相较而言,尚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企业科技创新的产出还需提高。从知识产权创造来看,虽然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省际第一,但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却不够强。2019年,全省有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申请专利,而企业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占全部授权专利的比重不足10%。在广东省,华为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000多件,腾讯与中兴等20多家公司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超过1000件,而我省最高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184件。

科技创新投入增加幅度和投入方式方面。从投入增加幅度来看,2019年广东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比江苏多了300亿元,研发投入在GDP中的占比高于江苏0.08个百分点。从投入方式方面看,上海和浙江在科技创新项目投入上都很注重突出重点,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兜底政策,其中上海仅对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就投入80亿元,浙江对实验室建设的总投入更在1000亿元左右,精准选择重点的投入带来了良好的投入产出效果。相比较而言,我省科技创新项目的财政性投入存在小而散现象。

多策并举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

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创新这部发动机,是点亮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希望。要按照高质量发展对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的要求,直面科技创新存在的短板问题,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基础性创新平台建设打破核心技术发展瓶颈。要聚焦科技创新生态培育的需求,精准确定发展方向和重大任务,形成有重点、有梯度、有层次的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同时,既加大省级财政对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又引导市、县财政资金增加对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为了鼓励企业敢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帮助企业度过还没形成稳定现金流的创新时期,可由政府向科技企业提供直接的研发投入补贴,引导企业在加大有效创新投入过程中跨越早期的创新创业死亡谷。尤其是要对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按上年度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较有力度的后补助资助。

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要大力引进科技创新急需的高、精、尖等紧缺实用人才和团队,并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和培养。支持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发,鼓励人才带着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在科技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对入驻众创空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认定后给予较大力度政策支持。

促进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协同。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将服务企业创新作为自身的重大责任,主动向科技企业靠拢。同时,积极搭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平台,尤其要大力发展知识服务机构,加大市场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

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培育的制度环境。要以创新的宽容失败机制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让科研人员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开展自主创新。大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