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上塘”:续写民富村美新传奇

发布时间:2023-02-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本刊记者 朱 瑾    

新春中的泗洪县上塘镇,一派勃勃生机,孕育万千力量。上世纪70年代末,正是这里率先实施大包干”“分田到户,拉开了江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诞生了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垫湖村。春到上塘的鲜明精神标识,激励着一代代上塘人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依靠拼搏奋斗甩掉贫困帽子、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新征程,上塘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传承弘扬改革创新基因,不断探索推进乡村振兴新路子,努力续写民富村美的新传奇。

字当头,改革创新不停步

上塘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界处的西南岗片区。曾几何时,这里土薄水荒,可谓长草草无力,种谷谷不壮,饱受贫穷困扰。穷则思变,1978年下半年,原上塘公社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私下将集体的260多亩耕地包产到户,由,首开江苏农村实行大包干先河。干部群众的敢为敢干、担当负责之举,书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村庄改革史。

受制于自然禀赋、交通区位等多种因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上塘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依然较为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甚至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不甘落后的上塘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之路上苦苦求索,敢闯敢干的精神基因始终流淌在血脉中。自2007年起,上塘镇垫湖村再次探索新的改革举措——开始推行三集中,即人口、土地、项目建设集中。到2012年,全村1.3万亩耕地全部完成流转,建成千亩优质稻米基地,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经营,带来更大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上塘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一条条水泥大路,一排排新型民居,一片片连栋大棚蔬菜和果树,述说着这片土地在新时代发生的沧桑巨变。

2022年,上塘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70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亿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上塘人,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但他们并没有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走进今天的上塘,可以清晰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身上始终憋着一股子劲,保持着敢啃硬骨头、不向困难妥协的奋斗状态。比如,过境的官墩公路,是条近年逐渐形成的跨省货运通道,每天大货车流量过万。在当地领导干部眼中,若能用好这一条件,就可发展物流产业、道口经济。诸如此类,他们自强不息、敢想敢干,着力用足用好各种发展条件,不断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招引更多企业落户,引导农民创业就业,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一个宜工、宜商、宜农的新上塘。

业筑基,融合发展厚家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人民生活才能根本改善。上塘镇坚持突出产业融合,积极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切实以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上塘镇严守非农化”“非粮化底线,坚决守好粮袋子2022年,全镇13.2万亩小麦亩产连续5年稳定丰产,亩产最高突破500公斤。在此基础上,积极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项目。颇具特色的碧根果产业,在这里已经初显规模。2014年,为适应部分干旱的岗坡地特点,垫湖村党员带头发展碧根果产业,村里建起20亩的碧根果育苗基地。如今,垫湖村与上塘居、谷墩村等村居抱团发展培育碧根果苗木2200余亩,亩均利润突破6000元,带动80余人家门口就业。在他们的共同影响下,全镇碧根果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此外,全镇还有苗木种植2600余亩,草莓、甜瓜、西瓜、蔬菜等果蔬大棚种植1500余亩,金银花、艾草等中草药种植2000余亩,亩均收益可达5000元至15000元,形成了高效农业一线三区的发展格局,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通过推进工农融合,上塘镇产业发展质态不断提升。注重放大传统农业优势,积极招引重大农业项目落户,2022年分别引进投资8000万元的裕丰牧业和金泽银哲生猪养殖以及3000万元的民辰艾草加工等优质项目3个。注重延伸产业链条,引导支持大佬宋食品厂多元化发展,目前企业与5个村居开展订单式合作,自主生产粽子、粥类饮品等食品,实现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此外,还新建蒸谷米加工厂,依托垫湖、桑园、大付片区2万亩优质稻米基地,重塑春到上塘贡米品牌,提升对外知名度。

农旅融合,也是上塘镇今后着力打造的重点方向。充分挖掘上塘丰富的自然水库生态资源、胡桥战役红色资源以及三井历史文化资源,启动龙井水库生态游园规划。拓展春到上塘纪念馆旅游功能,在垫湖公路沿线发展草莓、蔬菜种植500余亩,打造集观光采摘、定制体验、娱乐休闲、科普训练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片区,做好乡村体验游文章。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盘活了向阳湖休闲旅游度假区,不断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有效融合。

民为本,和美乡村展新颜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的上塘,无论是大包干还是三集中,都是为了让农民吃饱饭、有钱花、过得好。今天的上塘,依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追求,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无疑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上塘镇通过抓党建促联建,引导每个村瞄准引进1500万元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其中,大付村、上塘居以30亩土地入股园区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0万元以上。向阳社区试行支部引领+股份合作+政策扶持强村富民新模式,自筹资金建设3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招引2个项目入驻,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其中厂房租金42万元。2022年,全镇村居集体经济平均收入突破100万元,其中垫湖村突破300万元,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

乡村宜居,农民才能过得好。上塘镇以乡村建设提升行动为重点,促进村貌民风同改善。在乡村硬件配套上,各农民集中居住区相继建成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新增充电桩、运动器材、散步游道等配套设施,形成了十分钟便民生活圈、五百米绿色休闲圈、一趟式政务服务圈。在乡村软件提升上,发挥全国文明村垫湖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出台上塘新规,打造人情减负示范点,大力开展家门口三包五美庭院创建、违章建筑随手拍等活动,让遵规守法蔚然成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居环境。

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农民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重要保障。上塘镇响桥、向阳等新型农村社区,持续完善党建引领1+3治理模式,积极开展红色物业服务进小区、积分管理进家门、数字治理进楼栋三进工作,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同时,深入推进乡贤议事活动,每季度开展党群吐槽会,引导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打造上塘社区治理服务金口碑。创新推出4+N服务套餐,除每周放一场电影、每月举办一场趣味比赛、每季度开展一次知识培训、每年举办一次文艺演出这四项常规动作外,还开展N个自选项目,围绕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留守妇女就业、留守老人老年生活等需求,开展兴趣课堂”“技能培训课堂等为民服务活动,努力更加精准服务群众,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