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幸福金太仓的乡村善治路

发布时间:2023-06-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汪香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太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注重多元参与、坚持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太仓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太仓是江苏首获全国平安建设长安杯的县级市,连续三年位列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等次,连续七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行动自觉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发挥农村带头人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巩固乡村善治主航标。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推动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制定美美乡村示范区评选机制,高品质建设海棠邻里驿站,构建5分钟党群服务圈,打造到边到底、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二是建优基层干部蓄水池。常态化实施村(社区)书记头雁工程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选任熟悉基层情况、擅长沟通协调的村书记,平均年龄43.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达100%。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构建选、育、管、评、用、激闭环管理模式,全国首创定制村干职业体系,累计培养7461技术型+管理型定制村干。三是打造敢为善为先锋队。全面推行行动支部工作法,组建乡村振兴行动支部大联盟,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国土空间全域整治、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206个,有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比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城厢镇组建12支党员攻坚队,198名党员进家入户、攻坚一线,仅用197天完成670户居民拆迁任务。

深化基层自治,展现有事大家好商量的生动画面

多年来,太仓不断深化政社互动创新实践,以行政管理和基层自治的良性互动,助力打造城乡社区幸福生活共同体,先后获评中国法治政府奖、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一是实行清单管理。通过厘清权责清单、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完善相应治理目录,涵盖事项160余项,有效划清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利界线,为村(社区)自治奠定基础。创新开展发展型幸福社区建设,实施社区微治理”“微实事等为民项目,妥善解决了邻里纠纷、小区环境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开展能动协商。围绕有事好商量、大家事大家商量,建立健全以村民议事会为主的协商议事平台,建设群众家门口的矛盾调处工作站157个,各类协商议事活动群众参与率达95%以上,解决了小区物业、环境卫生及动迁安置等方面治理难题。以城厢镇电站村安置房建设为例,村里召集做过木工、泥瓦匠的几位村民组成一支泥腿子监工队,全程监督安置房的建设和分房,消除了村民对安置房建设质量的担忧。三是坚持融合共治。组织开展城乡社区分类治理,将城乡社区分成8种类型,确定48个试点社区,以点带面推进社区融合共治。完善五社联动机制,开展社会组织+综合网格行动,培育1600余家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完善治理体系,构建德法智治齐发力的良好局面

充分发挥法治保障、德治教化和智治支撑作用,加快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力。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全国首家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太仓模式全国推广,公共法律顾问村(社区)全覆盖。以法治小区示范建设为例,沙溪镇中荷新村搭建荷善议事平台,引入公益律师、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妥善解决动迁安置、劳务维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矛盾问题化解率达98%以上。二是强化德治引导力。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十百千万提升工程,建成综合实践阵地10个、特色实践站157个、文明实践点1036个,形成四级联动、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组织网络。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推出乡风文明岗等举措,引导村民广泛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以璜泾镇雅鹿村为例,该村以村规民约的量化管理为核心,首创文明家庭诚信积分管理体系,教化村民重视家风家教、自觉移风易俗。目前,太仓共有中国好人15位,江苏好人21位,苏州时代新人17位,太仓好人130位,文明村镇占比超90%。三是强化智治支撑力。创新网络+网格治理模式,开发建设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台和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全市设立592个综合网格和7000余个微网格,实现一个平台高位协调、一个号码服务社会、一个APP管理城市。大力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智慧技防小区覆盖率达97%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1466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

致力普惠同享,谱写和美乡村共托举的精彩篇章

近年来,太仓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注重发挥群众在产业兴旺、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促进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活力。一是共谋富民路径。探索形成村合作农场+家庭农场+劳务合作社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共组建合作农场84家,经营总面积近18万亩,农场平均经营面积2000余亩,带动家庭农场763家。共组建劳务合作社85家,常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名。以东林合作农场为例,该农场探索形成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四个一农牧循环模式,每年为村级收入增收2000万元,为农民户均增收4500元,入选全国31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同时,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联合抱团发展,建立集体经济联合抱团发展平台26个,年增加村级收益8000万元以上,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至1.81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43725元。二是共建美好家园。用好啄木鸟”“娄城人居随手拍等经验做法,充分动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均达100%,累计建成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8个苏州市特色精品乡村试点,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风貌不断彰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三是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布局日益优化,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德国知名教育机构AHK学院获得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双元制教育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加快建设,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4.66人。构建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文化互助品牌发展的县域养老模式,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4.78岁,位列中国康养百佳县市榜首。

(作者系中共太仓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卫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