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

——强化城市街道治理作用的南京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群众杂志社、南京市委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街道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枢纽。南京市把建强街道治理枢纽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基层治理到底到边。各街道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实施网格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集成改革、保险赋能等强化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推动城市街道从行政末梢治理枢纽转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走进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尧化街道和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小市街道开展实地调研,挖掘总结基层的做法经验。

以网格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曾经的边郊农牧场,如何一别过去的散乱无章,逐渐发展成为祥和文明的宜居新城?13年来,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用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网格化办法,书写了基层治理的仙林答卷。其网格化党建做法被中组部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在全国推广,并入选中宣部等部委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创新网格化机制。街道在辖区内构建一张社会管理网,把10个社区划分为90个综合网格、195个专属网格,将街道内2668个单位都纳入其中。坚持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一个个单位走访服务,一个个单位征求意见,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把驻街单位、全体居民与街道社区紧紧聚拢在一起。在实行网格化治理后,街道城市管理工作逐步由原来全市第23名跃升至第1名。

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最根本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基层治理一贯到底、有力有序。探索建立1+3+N组织架构:1是街道党工委;3是在街道党工委下设3个基层党组织,分别为七部一局一中心党支部、社区党委(总支)、综合党委(统筹负责街道辖区内两新组织、微小单位、流动党员等党建工作);N就是七部一局一中心党支部下设若干个业务工作的党小组。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辖区内各个角落,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基本面。

凝聚共驻共建合力。发动街道辖区内单位成立仙林一家亲协会,每年评选表彰仙林最美的人。出资单位冠名,做公益开心;党员群众获奖,受表彰也开心。整编组建万家欢56支志愿服务队,有6000多名居民志愿者活跃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成为流动的治理站”“服务站。开展星级物业评比,实行交叉兼职。近年来,仙林街道所有小区物业、业委会、业主、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小区服务好了,矛盾少了,居民满意了。

吹哨报到破解治理难题

街道处在基层治理第一线,有不少群众的诉求单凭街道自身力量是办不了的。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是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做法。鼓楼区小市街道地处鼓楼、栖霞、玄武三区交界地带,毗邻火车站、汽车站,是传统老工业区、城郊接合部,基层治理面临诸多复杂矛盾、跨区事项。对此,小市街道以吹哨为切口,充分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和优势,把群众急难愁盼的诉求当哨声,以为令,相关部门闻而动、现场办公,合力破解一批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一是分类精准吹哨立足街道治理重难点,梳理涵盖城市建设、综合执法、民生保障等领域群众反映集中、难以解决的事项清单,按照一般工作哨”“攻坚克难哨分类推进解决。累计发起吹哨32次,较好解决了南京市第三幼儿园隽美分园开园、喜年中心KTV噪声扰民等问题。

二是跨界联合吹哨针对街道三区交界、两站之北的地域特点,加强与相邻街道、部门沟通联动,协力推进解决跨区、跨部门的问题。针对南京火车站及周边责任田,多次吹响与玄武区环湖办、地铁公安、车站公安的联合哨,共同维护一方平安。定期与玄武区红山街道、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吹哨共治黄家圩十字街红山公园片区流动摊贩乱摆卖、小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迈皋桥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乱停放等问题,确保街道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三是向下延伸吹哨坚持基层事情基层办,将吹哨主体由街道向企业、社区延伸,街道作为报到部门,高效解决飞线充电、管道堵塞、私搭乱建等涉及民生的实事,提高居民幸福感满意度。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旁边的双安巷因长期人车混行、车辆占道停放,导致高峰期拥堵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通过社区吹哨,街道启动了集中整治,经历拆违、移车、拓路、整治、美化等5个阶段,校园周边环境旧貌换新颜,群众出行得到明显改善。深入企业走访,及时响应企业在搬迁入驻、项目发展、政策应用方面的吹哨诉求,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以集成改革提升治理效能

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栖霞区尧化街道是南京市典型的经适房集中区,辖区内常住人口的70%为征地拆迁安置居民,社区结构复杂、弱势群体较多、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尧化街道用好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先后启动全科政务服务、老党员工作室等多项改革试点工作,街道多项改革实践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培养全科化队伍,一张全能网温暖民心。一名全科社工办理所有业务,推出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的全科政务模式,为民服务效能在动态中提升;一支综合队伍行使执法权限,122名综合执法队员及社区网格员履行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十大类1313项行政检查职能,积极探索基层执法有责无权的破解之道;一个全能网格融合服务管理,将全科政务、综合执法等工作向网格赋能,用一张全能网守住平安,关怀民生,温暖民心。

启用信息化指挥,实现基层治理数据共享。从碎片化到集成化,统筹数据资源管理,让个人、企业、公益、党建、人才等分层次、无屏障、不设限的数据共享成为现实。从需求侧到供给侧,探索居民需求智能匹配,形成线下服务、议事协商、项目生成的治理链条,找准需求点,优化供给侧,打通服务最后一百米

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立足群众需求,从实践中总结,再形成标准化指导实践。全科政务服务获得全国首批标准化试点及南京市标准化项目一等奖,居家养老连锁服务获批江苏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姚坊门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综合执法形成了内部标准,垃圾分类、社区协商治理、信息化等工作正在进行标准化探索制定。

推进系统化改革,实现基层治理倍增效应。横向集成,街道改革从六个方面十个项目进行了横向打通、串联融合、集成发展;纵向集成,改革项目向下延伸,激活从街道到科室、到社区、到网格的全链条集成。改革项目纵横交错、集成推进、持续创新,通过项目之间的融合实现1+1>2的倍增效应。

保险赋能激发治理活力

面对基层治理中的多重挑战,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保险赋能、兜底保障基层治理新路径,以试点社区共建综合保险推动治理到底到边,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治理不疏漏、服务不缺位。

试点社区共建综合保险,是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利用市场化手段来协商化解社区内部矛盾的一次有益尝试,主要内容可以用一领四保来概括。

一领,即党建引领。具体体现在:一是社区党委从利益对立面转为利益关怀方,过去群众常因纠纷迁怒于社区,现在群众找到社区后由保险公司直接跟群众沟通,社区转而站在群众立场帮助安抚情绪、提出诉求;二是社区党委从运动员转为裁判员,过去群众常找社区索赔,但大部分问题社区无法解决,既牵扯精力也易激化矛盾,现在社区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协调群众与保险公司双方,使社区从劳神费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三是社区书记从婆婆嘴转为一支笔,过去社区书记做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嘴皮子功夫,现在则通过明确索赔须由社区出具证明、社区书记签字等程序要求,不仅保证了赔偿的依法依规,也强化了社区书记的责任和威信。

四保即保概率事件防损、保敏感群体稳定、保社工队伍无忧、保风险隐患控制。其中,保概率事件防损,主要针对目前民政、人社、住建等条口没有政策保障的拥挤踩踏、高空坠物伤人、窨井盖事故、危房危墙倒塌、传染病(不含新冠病毒感染)等13项常见概率性事件投保,并对未列其中的意外事故明确了兜底保障条款,确保发生任何意外都能得到保障。保敏感群体稳定,主要针对精神病人、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进行投保,一旦发生伤人或者被伤害情况,由保险公司负责给付一次性伤亡救助金以及医疗费用,解决因无法找到责任人或者责任人无力赔偿带来的各种问题。保社工队伍无忧,指的是为社工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自身意外伤害致身故、伤残以及造成第三者意外伤害提供保障,让社工轻装上阵。保风险隐患控制,不同于上述三项意外发生后的保险救助,风险隐患控制就是要确保不发生意外。该项内容主要是由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家,为社区出具风险隐患清单,有职能部门负责的交由政府部门处理,其他则由保险公司组织社会力量进行防控。

试点社区共建综合保险,是一项社区和市民都叫好的新动作。街道党工委坚持依法依规、坚持问题导向,在摸索中稳步推进。在解决钱从哪来问题上,街道坚持从办公经费中挤压一点,从同类经费中整合一点、从爱心企业募集一点。在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上,保险公司主导建立市场化队伍,作为经常查找问题的啄木鸟,发现风险隐患后,由社区联合职能部门和保险公司各司其职予以化解。在解决精准施策问题上,建立工作扎口机制,街道定期对社区出具赔付证明进行审核;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定期面向社会公开概率性事件赔付情况;建立赔付评估机制,每年评估保险公司风险防控情况,根据不赔付率调高或降低下一年度保额,推动保险公司更好履行风险防控职责。

(调研组成员:曹巧兰、马俊哲、朱明、刘阳、张淮、丁和平、苏胜利、赵文韬、金浩昊、许勇)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