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发布时间:2023-09-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许 峰    

作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地区,江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的最新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落实四个新重大任务,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奋力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贡献更多江阴力量。

坚持创新为纲,奋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按照全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部署,纲举目张推进科创江阴建设,加快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一是打造科创策源地。纵深推进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等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建设,按照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育成体系,高水平建设科创载体平台,高效能运营境内外科创飞地,更好发挥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科创双子星作用,到2025年,新增科创载体300万平方米、科创飞地超3万平方米,每年新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200个以上。二是育强科创主力军。深入实施霞客之光攻关计划,迭代升级暨阳英才计划、千企万才行动,打造以500强企业为引领、上市企业为示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支撑的雁阵型编队,力争到2025年,江阴上市板块总数超7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270家、领军人才创业企业突破1000家、人才总数达60万人。三是营造科创好生态。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发挥政府产业母基金、人才科创天使基金等撬动作用,完善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购等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到2025年,在澄注册股权投资机构达到100家、注册基金规模达到1500亿元。

坚持产业为根,奋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走在前。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345现代产业集群作为强市之要,全面落实全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各项要求,积极创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持续擦亮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品牌。全力构建现代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集行动计划,推动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等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强链、扩大优势;聚焦风光氢储、先进封测、车船装备、中药配方颗粒和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推动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四个战新产业精准补链、壮大规模;引导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等五个未来产业有序建链、抢先布局,力争到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四大战新产业产值超3000亿元。主题式、连片式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拆除危旧厂房、整治老旧园区、新建现代产业园,逐步把现有的200个镇村工业园,减少到远期的20个现代主题产业园和10个特色园区。全力推进数实融合。数字江阴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系统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实施星级上云、画像诊断、数字标杆创建工程,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打造灯塔工厂1家,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创建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8家,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全力做强开放平台。稳步推进全市域功能区改革,加快构建高新主城区、临港开发区、澄东南智造区、霞客湾科学城四大功能区组团,深化江阴综保区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推动江阴高新区早日跻身全国40强、临港开发区创成国家级经开区、临港化工园区加快进入全国30强,到2025年,无锡(江阴)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运量分别达到3.5亿吨、100万标箱。

坚持文化为魂,奋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走在前。时刻牢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大局,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江阴交相辉映。高标准打造文化标识。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江阴地域文明探源、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等工程,加强徐霞客故居、黄山炮台等文物、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启动《江阴文库》编撰,办好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刘天华民族音乐会等品牌活动,全面打响游圣文化、军事文化、学政文化、民乐文化、中医文化等特色名片,到2025年,建成历史风貌区7个。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重点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类园区2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以上。高标准建设省园博园,实施园博园+文旅”“园博园+科创”“园博园+会展等计划,让园博会办时很精彩、办后更精彩。高水平推进文化惠民。深入开展文化走基层、服务进万家、市民文化节、书香江阴读书节等文化活动,加快建成集音乐厅、美术馆、科技馆、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国乐岛,积极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文化特色项目,提档升级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文化圈,到2025年,举办各类文体惠民活动1.8万场以上。

坚持人民为本,奋力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切实扛起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时刻聚焦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努力在探索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学科三名工程,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三名战略,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社会,一体考量、一体推进民生七有各项工作,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万元、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严抓严管深化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省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试点,纵深推进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建设美丽江阴,确保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国省考断面优比例保持100%,力争到2025年,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精准精细加强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优化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设澄心治现代智慧社区数字化平台,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精细化的神经末梢。扎实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阴、法治江阴,确保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