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和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9-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王建国    

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主旨演讲中多次提到了江苏的江河湖海哪里都有,江苏的福分在于同时拥有这四者,既有大江、大河,又有大湖、大海,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长江和大运河不仅是中国本土也是世界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水韵江苏就是江苏的文化名片和精神标识。

长江、黄河和大运河流域建构了华夏大地二纬一经的空间格局,长江、黄河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关乎5000年中华文明历史的演进和生生不息。

作为中国母亲河之一的长江,发源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天工造物的产物。202011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也联合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江苏高度重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组织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专题研究。从历史文化的维度看,长江流域不仅是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数千年来交往、交流和交融的纽带,南京还是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的起始地。历史上的长江是天堑,江苏段长江文化带遗产主要是由依托长江和自然山形地势而建设的南京、镇江、扬州、江阴、南通等城市而形成的。

大运河则是基于水利工程的文明之河,是中华儿女的智慧产物,是中华文明农耕时代最重要的区域性水工设施,是人类史上独特的理水景观。最早的大运河水系建设与春秋时期邗沟(连接扬州和淮安)修筑相关,大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海河和钱塘江水系,具有流域性的生产生活组织、文化孕育发展和见证文明演进的本质属性,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经脉系统和网络组织。长江与大运河在江苏交汇并走向大海,构成了经纬交织的江苏水乡特色本底,长江、运河和太湖共构的江南水系涵养了耕读为本、家国天下、诗礼传家、工商济世的水乡文明,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苏因江河而生、靠江河而兴的城镇格局,塑造了江苏南北融合、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点。进一步推动大运河、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研究走深走实,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源、流、脉、态的学理认知水乡文化。文化具有源、流、脉、态四种属性,意指文化孕育缘起的原点、原乡和原型;的历时性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静水流深;经过时空演进发展壮大呈现出的经纬交织,还有开枝散叶的意思,亦即所谓的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是从古到今的历史积淀、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并具有体现”“”“内涵的文化样态和视觉形象风貌。

江苏大地由江河湖海加上苏南、苏中天然与人工的水网密集编织而成,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都有水乡的显著特点。江苏的水文化是活态的、流淌的,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文化要素。对于长江而言,首要的是做好生态保护,不搞大开发,处理好长江文化带与历史城市唇齿相依的山水格局关系,如南京城与幕府山、狮子山、燕子矶、五马渡等江城一体关系。对于大运河,要保护大运河水工设施和水利遗产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发展持续性;系统挖掘、研究、梳理网络状的运河文化形态,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彰显地域文化;通过视觉形象,进一步擦亮吴韵汉风”“水韵书香等江苏文化精华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展现运河遗产廊道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流域性农业文明、城乡聚落景观等文化遗产。要以水网为脉络,结合经济、文化、地理等历史要素,构建文化廊道、名城集群、城镇(村)为代表的面域、廊道、簇群、点的多种空间形式,协同形成大运河和长江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利用的总体格局。重点着眼于在国家层级、省际层级及跨区域的关系中彰显江苏价值,讲好水韵江苏故事,助力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历史文化叙事体系的构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文化形象。

进一步挖掘并密切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与江苏城乡发展建设的关系。先前大运河申报的是运河遗产类世界遗产,主要侧重关注水利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和码头、桥梁、涵闸等水工遗产,对运河水系与城乡发展和文化传承深层关系的关注则有所欠缺,导致大量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遗产没有被纳入保护本体,特别是大运河两岸作为运河文化支撑体系的城镇和乡村、与之伴生的文化景观,以及一些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运河支流均未纳入保护体系。如丹阳市开凿于南朝的萧梁河,自大运河主航道直通齐梁十一座帝陵。当时,凡王族公卿谒陵,都自建康乘船沿秦淮河东行。这种以运河为皇陵神道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大运河更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以及相互影响的重要路线,如江南私家园林被模仿于北方皇家园林中,又如京剧形成过程中的徽班进京。以上文化内涵如果纳入大运河遗产保护体系,可进一步建立中华民族身份标识,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将自然地理、文物遗产、名城名镇名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单项保护的研究工作整合,使物质载体与非物质载体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要将保护工作融入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中,提供地域性的文化标识和集体记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文化自信层面支撑江苏实现强富美高走在前列

在长江和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中,我们还需要重视区划、文化线路和方言价值。最有特色的、文化积淀最深厚的物质或者非物质遗产往往不是普适性的,而是在特定的时空和地理范围内,经过反复锻造和经年累月岁月包浆的产物。越是限定于某个范围,特色和特点也就越鲜明。不论研究物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性的工匠传统和民间技艺,有几点比较重要:一是要画地图,也就是要划区、划片,这个区是文化缘起、孕育、成长和成熟的地区;二是要研究绘制文化线路,文化不是固化在某一个区域存在的,而是在这个区划内有对外辐射和交流轨迹,如大运河与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乃至新安江等文化廊道交融的关系;三是方言语系,比如苏州香山帮传统优秀建筑工艺是用苏州话来传承和传播的。香山帮匠人的技艺传承明显具有在地性的特征和特点,我们在做保护工作时要注意寻找区划位置、挖掘地方特色,承载地域文化的方言也是一个重要参考,只有这样,匠人技艺的传承才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最后,还要从管理和组织实施高度探索跨部门的保护传承协同机制。发挥江苏以及牵头城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和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建立跨区域的文化廊道、文化片区以及名城集群的协同管理组织,为保护传承管理提供江苏范式,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江苏智慧。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研究基地主任)

责任编辑:贾潇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