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11-13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王艺腾 陈继红    

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定位、新概括、新方针和新使命,开辟了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智慧滋养和扎实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融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推动国家、民族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他在不同场合提出,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以及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宝贵思想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定文化自信、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内涵特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宽阔的视野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突出特性。其一,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底色。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浩瀚精深,正是植根于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稳定性、秩序性无疑为中华文化的孕育生长打下了厚重底色。其二,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中华传统核心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汇集了儒、法、道、墨、兵等思想流派,它们彼此切磋激荡,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交融。须指出,这些学说并非一成不变、停滞不前,而是注重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更新的品格。其三,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治理思想、大一统传统、家国情怀、经济伦理、生态理念、思维方法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这一重大论断系统概括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科学解释了中华文明至今绵延不断的基因密码。其四,总结党带领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特色就无从谈起。

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方针不但是对党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性继承等文化方针的承续,同时也体现了党的文化方针的发展与创新。其一,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充分肯定了文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客观分析,主张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他提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是说,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其二,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依旧影响当代社会并能够影响世界的思想精髓,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他特别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归纳出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优秀理念,认为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此外,他还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的关键角色。其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就是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延续历史文脉、植根深厚文化土壤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彰显中国气派的现代文明新秩序。因此,要尊重自身文化传统,使其与现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二,要处理好本来、外来与未来的融会贯通。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还关乎人类前途。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不忘本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其次要秉持开放包容,推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如此,方能打造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其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携手前行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