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绿色能源标识 争当沿海“碳路先锋”

发布时间:2023-12-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吴启标    

绿色能源发展动能澎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年来,滨海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将绿色能源作为最显著的发展标识,充分发挥港口等级高、风光资源足、空间腹地广等优势,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全面合作,全力打造风、光、火、气和衍生的冷、热能于一体的长三角最大综合能源保供基地,能源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绿色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滨海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国家能源战略和省市沿海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江苏沿海发展等重大战略,持续不断促转型、调结构、优布局,全力争当绿色低碳发展排头兵,努力闯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之路。

发挥矩阵效应,全力筑造绿能发展高地。坚持产业兴县不动摇,全面聚焦能源港定位,按照做大能源基地,发展能源产业,把能源作为资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大力推动绿能产业项目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形成矩阵,切实以重大项目驱动绿能发展,努力将绿色能源打造成滨海最亮眼的名片。推进风电项目建设。紧密跟踪产业政策,加快建设100万千瓦近海风电项目,一体推进上海电气风电主机、海力风电装备、立洋海上风电运维等项目,提速300万千瓦深远海示范项目报批建设,努力为国家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推进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相关产业,不断在海工装备、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领域谋求突破。推进光伏全域布局。整合光伏资源,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有序推动光伏+”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入开展规模化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加快建设润电20万千瓦项目,提速推进中盛58万千瓦、国能5万千瓦项目,年内通过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验收。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加快光伏瓦、光伏幕墙等建材型光伏技术在城镇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推进煤电转型发展。围绕化石类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扎实推进国信2×100万千瓦、国电投扩建2×100万千瓦火电加快建设、及早竣工,积极争取上新2×100万千瓦火电,同步谋划中煤销售基地建设。推进LNG扩大规模。以发展大数据、冷链物流仓储等关联产业为方向,有力推动400万吨中石油LPG项目建设,促进1000万吨LNG三期项目迅速落地,提速建设中海油300万吨LNG一期扩建项目,确保部分储罐今年底投入运营。推进储能链式突破。新能源+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国电投20万千瓦储能电站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上气悦达10万千瓦共享储能、三峡滨海20万千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氢能启动开局。围绕氢能参与能源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与中海油等企业合作,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天然气制氢项目落地。

做好三篇文章,全面丰富绿能利用场景。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能源作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围绕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真正将绿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全力做好储能配置文章。规划实施综合能源保供基地服务中心建设,围绕突破固液态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重点环节,用好三峡产业基金,加快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等3个总容量50万千瓦的储能电站,推进中盛滨海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沿海输变电等工程,探索绿电+储能+冷能的数据中心建设应用新模式,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强化对片区电力、冷能等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利用冷、热能水平,争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先行军。全力做好绿电转化文章。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风电、光伏等电源侧储能电站建设,探索绿电直供制造业试点,打造绿电、绿证、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中心。加强与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标准基金会深度合作,研究推动绿电认证以及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低碳供应链管理,加快建设与综合能源保供基地产业布局相协调、片区电气化相适应的分区电网和智能微电网,为出口欧美的制造业企业提供绿电指标和绿电溯源认证服务。全力做好节能减碳文章。深入开展清洁能源高比例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燃煤电厂开展节能降碳、灵活性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积极推进公共交通、物流配送、农业生产、基建施工等领域的绿色能源替代,鼓励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和个人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以1.3平方公里低(零)碳园区核心区建设为抓手,开展零碳工厂创建认证、零碳企业培育引进,加快打造兼具绿色能源、低碳制造、智慧园区、创新孵化和认证服务五大基础功能的低(零)碳产业园和零碳产业生态,不断提升制造业产品出口欧美竞争力。

构建联接通道,全域提升绿能保障水平。紧紧依托滨海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放大格局、拓宽视野,积极策应水运江苏等部署,做强公铁河海集疏运体系,健全绿能发展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互通网络,提升能源保供基地综合竞争实力。构建海陆联运通道。以海河联运、海铁联运为主攻方向,提速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20万吨级航道、海河联运作业区公用码头、大件码头、北疏港航道四改三等航运项目,推动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叠加航道纳入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加快建设滨淮高速等道路交通工程,以滨海港铁路支线年内开通为契机,争取开通中欧班列,实现铁路与海港无缝对接,积极承接大宗商品转运分流业务,努力成为长三角、淮河生态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交汇区域的交通枢纽。构建开放合作通道。积极推动完善LNG保税罐功能,加快建设LNG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开展LNG转口贸易和国际船舶加注等业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筹备建设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扩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优势领域技术装备、服务和产品出口,逐步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保税物流网络体系。深化与上海、深圳、苏南等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对接,开展跨区域创新合作、科技成果转移等活动,发展域外创造+滨海制造离岸研发合作模式。构建融合发展通道。锚定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定位,以一城四园三中心为抓手,围绕规划建成30平方公里港城目标,一体推进341亩港城安置区、5平方公里月亮湾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供水管网、公共管廊、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港城安置区二期、路网二期、港城医院等功能配套,实现以港带产、产城共兴。围绕提升本质安全环保水平,提档升级化工园区,重点发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原料药等新材料、新医药项目,实现多园互动、协同发展。同时,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盐城打造国际湿地、沿海绿城提供滨海范例。

(作者系中共滨海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