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心城区“再中心化”步伐

发布时间:2023-12-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方 靖    

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江苏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作为省会功能核心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鼓楼理应坚持以争创首善之区的担当,知责担责、敢为善为,加快再中心化步伐,以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鼓楼新实践,努力为省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

把握再中心化趋势,抢抓主城区振兴新机遇。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心城区实现再中心化正迎来历史性机遇。从城市发展历史周期看,中心城区会经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学者提出城市空间周期论,认为城市空间发展进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再城市化实际就是人口、产业等资源要素回归主城的再中心化过程,这一周期性现象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得到普遍印证。从城市发展具体实践看,中心城区正呈现更新复兴振兴的态势。当前,我国城市正从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导向的内涵发展转变,提升主城能级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尤为重要。部分地区率先认识到再中心化的意义,比如深圳市福田区聚焦再中心化命题,着力巩固深圳五大中心地位;成都推出中优方针,以专项政策提高中心城区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从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看,中心城区要走好赋能转型升级的路子。中心城区作为城市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城市历史文脉的赓续传承地,是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区域。伴随城市化持续加快,中心城区不可避免陷入人口红利减弱、优势资源稀释、经济主体外迁的困境,面临形态老化、功能退化、地位弱化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发展从依赖土地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驱动向以知识、技术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转变,发展要素回流、创新资源复归,为中心城区功能优化、产业升级、品质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活力。

紧扣再中心化逻辑,重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当前,以为核心的新生产要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而中心城区的地位、功能和配套更加契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心城区只有把作为发展的底层逻辑,更加突出的核心作用,将更好满足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走好再中心化之路,持续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以高质量社会公共服务聚人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是主城短期搬不走、拆不散的显性优势。中心城区能够满足更高品质的工作生活需要和物质精神需求,顺应了从生产要素集聚生活要素集聚转变的人本需求规律。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鼓楼着力在公共服务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上下功夫,持续擦亮幸福鼓楼金字招牌,以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环境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以高品质创新创业空间聚才中心城区发展起步早,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开发趋于饱和,土地资源稀缺困境加剧,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要素向要空间趋势明显。从主城区的退二进三,到南京大学、十四所等高校院所主校区、主院区的搬离,经几轮空心化现象影响,老校区、老所区、老厂区、老园区亟待焕新升级。鼓楼着力在盘活存量空间上下功夫,实现载体更新焕新,更好顺应资源要素向主城回归,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生态和良好环境。以高水平开放发展格局聚能服务业是主城经济的主要形态,鼓楼服务业占GDP比重在92%以上,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均居全市第一,理应在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循环上发挥更大作用。鼓楼抢抓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广泛链接全球资源,赋能商务商贸、新兴消费等服务业态高端升级,持续做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更大力度提升在长三角都市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城市强核

发力再中心化实践,书写现代化建设新文章。当前正是动能转换、提质升级的重要关口,是加快再中心化步伐,高位过坎、争先进位的关键阶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鼓楼将抢抓再中心化机遇,全力书写五篇文章。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耕区域丰厚科教资源,激发全域创新动力,聚力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行区。建强鼓楼高校院所创新发展联盟,携手南京大学加快苏港青创基地建设、做强环南大知识经济圈,与河海大学共建中国水谷科创园,协同南京工业大学做强设计芯硅巷,联动南京审计大学加快莫愁校区创新型国际教育园区建设,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建空天地海物联网通信技术研究院,更好推动高校专业特色、技术成果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先发优势和独特禀赋,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鼓楼力量。激活产业革新动能。依托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联动中广视听谷,打造国内领先的超高清显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做优智改数转解决方案供应商集群,打响区块链产业先导区品牌,争创国家5G应用创新引领示范区。加快绿色经济布局,主动顺应辖区煤电油气运能源企业绿色转型需求,发挥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等平台作用,聚力建设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打造健康经济高地,深化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依托省人民医院等驻区大医院临床资源、患者资源,做强环五台山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生态圈,更好服务生物医药科创成果临床试验和市场化应用。释放消费焕新活力。放大鼓楼消费总量规模效应,更大力度推动消费业态升级和应用创新,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加快建设华贸国际中心等高品质商业载体,持续丰富金银街、上海路、新街口西北象限等特色消费街区功能业态,大力整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商业元素,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着力提升人文经济质量,协同南京艺术学院,共建城市中央艺术(古林)公园,提升南艺后街·鼓楼水岸文化艺术街区品质,更大力度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鼓楼滨江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示范园等园区载体,打造电商消费新亮点,推广数字消费新业态,做强供应链消费新支撑,推动区域商业商贸、对外贸易结构焕新升级。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积极探索老城区城市更新实施路径,更大力度盘活存量空间,展现省会客厅新风貌。加快滨江、铁北片区交通工程建设和路网优化,加快停车、新能源充电设施布局,努力解决好居民群众交通出行问题。深化乐业村、城河村等居住类城市更新试点探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增强群众幸福感。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高水平建设滨江风光带观江平台,高标准建成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中心和江豚观测点,努力打造最美滨江岸线。提升治理常新效能。持续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二十九中新校区等教育类项目建设,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片区布局延伸。持续深化物社联动,探索社区+物业双网格融合管理,建立多元化物社互嵌工作模式。更好发挥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作用,进一步增强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区域本质安全水平,建设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中心城区示范样板。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副书记、鼓楼区人民政府区长)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