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24-01-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孙志高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于江苏殷切期盼的使命担当,也是当前和未来统领我省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更是未来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需要深入谋划、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细化实化具体抓手,扎实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努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做示范。

实施技术攻关工程,打好卡脖子技术攻关主动仗

聚焦江苏1650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分析摸排影响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按照看得见够得着的原则,梳理攻坚项目清单,构建并完善卡脖子技术的攻坚体系、评价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持续探索以高校为源头、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和产业园区为平台载体的新型产学研协同模式,攻克卡脖子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建立市场化导向的新型科技攻关组织方式,依托行业领军企业搭建技术协同攻关组织架构和成果分享机制,以高效的一技术一平台一方案一服务一保障平台化科技资源配置新范式,为攻克卡脖子提供精准优化的市场化解决方案。打破各部门分散投入、分头管理的传统模式,集中统一调度全省科技资金和力量,对卡脖子技术靶向攻关项目持续跟踪、集中力量精准投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和跟进。

抓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打造强磁场”“风向标

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主导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加快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提升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效能。加快建立第三方市场,各市各县及园区均可根据自身产业方向、主导产业,就产业链某项技术,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建设高水平科技经纪人才队伍,明确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奖励比例,支持有经验的科技投资人、具有成功转化经验的科学家、资深产业服务专家等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以及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等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倡导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解题、平台答题、市场打分,健全科研项目后评价、第三方评价、市场评价、企业(行业专家)评价机制,探索所有权共享、收益权让渡的合作机制,力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研发人员倾斜。

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争先工程,落地更多重大创新载体

瞄准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材料科学、通信网络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生态环境、深地深海等重点方向,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预研、布局、建设,着力实现全省优势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提升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建设水平,推动尽快产生更多前沿科技成果;推动纳米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装置、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苏州材料科学综合研究设施进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序列。发挥国家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支持苏州实验室打造具有突出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材料创新高地,推动未来网络紫金山实验室建设为国家实验室南京基地,力争深海装备太湖实验室、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鼓励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创建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加快打造产业创新新引擎。

加速数字化转型平台赋能工程,赋能产业创新全过程

建设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智改数转网联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案例学习、诊断咨询、改造对接、对标评估等一站式精准服务,让服务商和转型企业在此汇聚、供需对接。分类分阶段推进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推广和制造示范,鼓励骨干企业发展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数字化制造新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加快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改造升级。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及痛点难点,帮助制定数字化转型策略、提供小轻快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打造一批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案例,降低中小企业试错成本,减缓转型顾虑。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纵深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双跨平台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现象级工业APP、优质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尤其是鼓励开发基于区块链、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加大优质潜力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出具有资源整合力、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字号数字航母

强化科技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淬炼最具爆发力的创新主体

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强化科技、人才、融资、财税、服务等政策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突破前沿技术、制定行业标准、成长为领航者。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继续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企业瞄准细分领域创新迭代,成长为具有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企业。全面提升科技型骨干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前沿开拓需求、产业共性支撑材料等制定技术攻关清单,并作为各类省市级科研项目和资金服务对象,探索应用研究资金以市场为主或企业为主开展二次分配科技资源的现实路径。加快培育形成若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顶尖投资机构等开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孵化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产业研究院等一流产业创新平台,强化硬科技创新资源、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和全要素资源整合能力建设。

开展创新型小微企业雨林工程,厚植创新生态、孕育产业生机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建立覆盖企业初创与成长阶段的挖掘、培养、扶持政策体系,孵化一批面向科技发展前沿、消费升级趋势、市场痛点热点的潜力股。引导大企业积极开放供应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采取研发众包、构建企业生态圈等方式向中小企业开放品牌、设计研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鼓励中小企业精选配套环节,坚守实业、做精主业、深耕专业,形成细分领域的配套专家。围绕进口替代产品,建立大企业牵头组织、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与产业链链主企业形成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继续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以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和新业态转型。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库,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支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高标准提升创业孵化水平,完善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

推进场景开放应用工程,加速技术与商业双向突破

面向全省重点发展的未来网络通信、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发布早期验证场景,研究未来技术可行性,加速01的创新突破。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市在未来产业重点集聚的开发区发布融合试验场景,引导各类创新载体和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中试基地和验证平台,推动1100的产业孵化。统筹公共资源和市场力量,打造高水平应用新场景,如智能驾驶、智慧建筑、远程医疗、安全电力、数字城市,有效缓解首创技术、首台(套)设备缺少吃螃蟹买家的市场问题。充分发挥场景建设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社会采购,形成技术突破向市场产品迅速转化的创新环境。瞄准消费升级需求,加强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场景开放程度,如医疗领域探索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持、医用机器人、互联网医院等场景,如教育领域探索在线课堂、虚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虚拟教研室等场景,如文旅领域构建智能酒店、沉浸式游乐园、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展览馆等场景,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新企业同步壮大。

提升顶尖人才汇聚工程,激发创新活力

直击产业创新人才有高原少高峰痛点,奋力打造更高水平人才苏军。针对产业空白、卡脖子等领域,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顶尖水平的科研团队,以及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聚力打造创新企业家、战略科学家和科技服务者队伍,制定核心人才、紧缺人才库,实施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人才政策。发挥高能级重大创新载体的聚才作用,率先开展教科产才一体化、产才城融合发展试点,试行人才自主认定、出入境便利审批等特殊支持保障政策,推动重要政策、重点项目、重大载体向人才平台倾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地。深化人才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破除在职称评审、岗位晋级、奖励评价、项目评审中老人评新人伪同行评议、关系评议等问题,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入世界一流人才开展顶尖机构人才评价试点。

提速科技金融支撑工程,构建多元化投入渠道

对于技术研发、产品孵化、产业升级等市场容易失灵领域,统筹用好各级各类政府资金,发挥领投托底作用,探索设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或市场化基金。推进政府创新资金管理制度改革,增加政策弹性,降低高风险创新投入环节的增值保值要求,对于程序合规且确因不可预测风险致投资损失的项目免于追责,切实提高政府投资基金的活力和效率。大力发展面向产业科技创新早期的社会耐心资本,以财政扶持为牵引,撬动更广泛的天使投资、商业银行、公募私募等资本力量,投硬、投早、投长,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集群建设注入催化剂”“强心针。鼓励投资机构聚焦优势产业、扩大投资规模、培育专业化投资团队,充分利用科创板优势,投资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支持硬核科技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上市、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大力发展以技术、专利、品牌、标准、可持续发展等作为重要指标的科技信贷,支持开展投贷联动创新。支持有条件地区创建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等国家级金改试验区和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示范区。

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工程,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构建接轨国际的产业创新规则环境,增强集聚和配置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能力。聚焦进口替代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发挥江苏制造业优势,促进科技合作成果转移转化。推动跨国公司融入本土创新生态,积极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外资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制定外资研发中心鼓励政策,修订外资总部政策,大力发展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支持国际一流学会、科研机构、高校来苏设立机构、创建载体、合作办学,推动江苏产业创新需求与国际优质创新资源就近对接。依托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国际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平台。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共建共享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创新人才域内顺畅流通。加强与北京、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作者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