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研对接 激发农业活力

发布时间:2024-03-11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邵红宁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明确要求,2024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将提升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并立,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江苏农科教资源丰富,拥有涉农高校院所70余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8%,高于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拥有较好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江苏要以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强化产研对接,充分激发农业发展活力,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江苏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全产业链科技支撑,全省已构建2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122个技术创新团队、331个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每年稳定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左右,体系规模居全国第一。但对标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还须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同时发挥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协同创新、基地示范、成果推广、决策咨询等方面功能作用,实现科技创新来自于实践、转化于产业。二是强化机制创新力度。以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为抓手,采取攻关领域首席专家或科技型企业牵头的形式,打破地域和单位限制,组建攻关团队,形成多单位合作、多专家联合、多角度发力的农业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机制。创新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根据产业需求立项目,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提高科研效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原创成果奖励、重大创新补偿、创新创业援助、创新尽职免责机制。三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头部企业、科技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区域性农业龙头企业等梯队,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参与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鼓励引导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业科研单位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年来,江苏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十四五以来培育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354个,18个水稻品种列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品种名录、占全国1/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超过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江苏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紧盯农业卡脖子技术领域,全力抢占制高点。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坚持把解决产业发展痛点、核心技术卡点和体制机制难点作为攻关的根本目标,推动底盘技术、耕地质量与农业废弃物利用、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农产品质量与加工等5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明显突破。二是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支持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建设,建设6大种质资源保存和创新利用中心,更好发挥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作用,集中力量开展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依托新成立的25个重大品种协作攻关组,探索以种业重大突破为导向的协作攻关机制。加强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种业创新联合体和育种创新中心,开展重大育种联合攻关。三是大力推进先进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开展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加快建设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分类推进研发攻关,加快样机熟化定型,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推动农业智改数转网联智改数转网联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招。与工业不同,农业智改数转网联对象是复杂的有机体,推动起来难度更大。尽管如此,江苏推进农业智改数转网联依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全省已累计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分中心4个、基地9个,新建成45个智慧农业园区、97个数字农场(牧场、渔场)、30家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和20无人化农场。新增智慧农业应用主体800多家,总数超过4500家。加快推动农业智改数转网联,必须围绕重点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方面,推动农业智改数转网联取得新突破。一是持续推进农业数字化整市试点。重点围绕强化产业链条数字化改造,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农业公共服务数字化,督促地方加快试点工作步伐,初步形成一批试点成果。二是加快苏农云平台行业支撑应用。着力探索构建跨行业、跨层级的综合性分析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地打造一批特色化、精细化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持续创新拓展智慧大脑地方频道,并有序对接至苏农云三是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用好卫星遥感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实现农业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借助人工智能发展东风,建立适应各种农业生产场景的智能决策系统与管理系统,使之成为智慧农业的核心能力。聚焦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和美乡村创造农业现代化新场景,运用区块链加密、数字孪生、空间计算、全息投影等高新技术,挖掘农业科技创新新需求。四是深入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以特色产业链数字化建设为契机,指导各地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强化数据要素赋能,打造集产供销管为一体的优质农产品数字化产业链,推动形成一批跨县成链的产业集群。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江苏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南京国家农高区两个国字号平台先后创建,同时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站在高起点上,江苏必须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赋予各类平台载体更为强劲的发展动能,为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更多智力和科技支撑。一是高水平建设国字号平台。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硅谷目标定位,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推进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持续落地一批引领性、创新性项目,促进一批创新科技应用推广。支持国家、省重大创新平台在南京国家农高区布局建设,鼓励更多创新型企业和领军企业在南京国家农高区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机构。二是鼓励各类平台百花齐放。统筹推进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和各类农业科创园建设。支持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公共研发平台等建设,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平台。办好科技小院、亚夫科技服务站、专家服务团,推动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示范方产量变成大面积产量。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三是推动农业科技合作。持续推进与共建一带一国家和地区农业科研院(所、校)、企业之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开展系列农业交流合作项目。深化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高效运行。

(作者系江苏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