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4-05-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施大宁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是创新型生产要素的高质量集成。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要素供给等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也就是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各条产业链上、各个层面上都需要创新人才,包括位于科技前沿最顶端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以及解决生产场景中具体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不管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都有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任务。

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三个特质。首先是要具备非常强的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好奇心等。其次是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问题、做出前人未能做出的成果。再次是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爱国爱民、勇于担当。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做部署,在各个层次的学校都有布局,比如在985211等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在一些顶级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在应用型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等。

培养创新人才,高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识教育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外很多大学都已经形成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体系。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素质的培养,更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专业能力培养上,我们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政策文件,高校依据标准设置和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融合,是我们今后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需要做的事情。

此外,还要有开放性的培养生态。在现代社会,高校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跟社会的界限也渐趋于模糊,因此应该有更加灵活的教育体制,有更加多元的要素参与人才培养。只在象牙塔中培养的学生缺少实践,而在校企深度融合、学科交叉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等都将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怎么打破学科的边界、校园的边界,怎么实现跨学科合作、科教融合,学校、企业、社会、政府之间怎么高效协同、深度融合,都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支撑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如何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机制?首先要共担使命,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等要有一个共同的使命担当,即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当前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其次要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包括人力资源、平台资源等。再次要人才共育,各方面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这方面,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在探索。比如有的省份建立了创新研究院,由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举办,整合共享与高效利用各类创新要素,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教育部也在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旨在通过联合培养、一线实践、项目依托、成果导向,培养国家关键领域急需紧缺的人才。

同时,我们还要有国际化的生态,要有更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既要立足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也要有更加开放的胸襟、包容的心态、宽广的视角,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没有国际化的竞争,不站在国际层面看待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行的,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无论何时都应该被提倡。

优秀人才是不可能在封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有些学校小院高墙式地搞一个小班,希望通过单独配置优质资源培养出创新人才,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我们的教育,应该给每个人提供适合他自身发展的成长路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选多少个学生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当中来培养。人才培养应该是普适性的,不能是掐尖的,要建立一种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生态,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生态中自由地生长,找到他自己的成长路径。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学院采取2+2培养模式,即学生一二年级在长空学院进行贯通式大类培养,三四年级至专业学院(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分专业培养,注重本科生拔尖人才与航空大类专业人才贯通式培养。以更加多元的书院、更加温暖的教育、更加开放的教育、更加自主的学习构建准书院制下的三全育人生态体系,强调教师全过程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把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联合打通,成立了56个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同时,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深度实践融合的合作,搭建了几十家协同育人基地。

我们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浸润式影响,如每周都会开设一杯咖啡的故事活动,让教师(包括各个学院的院长、院士、长江学者等)面对面与学生畅谈并借此机会开展科研主题互选活动。进行艺工融合的美育育人体系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专门建设教学场地,细心设计每一处场地,让其发挥育人价值。整个楼宇从一层开始,每个走廊每层楼梯都有图书,给学生提供一个文化的生态、创新的生态、实践的生态、开放的生态。

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种素质,即智商、情商、魂商、逆商。这其中,前两者不必多做解释。魂商是指人的价值取向,我们培养的航空航天人才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必须要有使命担当、价值追求;逆商则是指人在面对困境时的韧性和坚持。具备这几种素质,才是我们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我们的工作、我们努力营造的这种生态,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在做。

总之教育也好、人才培养也好,一定不是短期的行为,一定是浸润出来的,是好的生态滋养出来的。

现在我们讲人才要贯通式培养、一体化培养,但是中学、大学之间怎么贯通,产教之间怎么融合?我觉得还要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人才培养过程中体制机制的障碍,实现真正的高效协同、深度融合。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我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示范区的提案。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好、开放水平比较高、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在高等教育领域为全国打造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样板。可以通过试点示范,实现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和机制创新,在财政政策和资源投入上引导高校间、校企间深度合作。同时,加大长三角地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布局力度,一方面依托区域内重大科技工程,联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建设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对接地方产业链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