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导读

构建江苏特色的沿海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1-07-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戴斌荣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沿海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这不仅阐明了沿海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还提出了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使命。对于通江达海的江苏来说,沿海发展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迈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立足沿海发展实际,抢抓战略机遇,全力向海发展,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沿海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推进沿海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升发展站位,抢抓战略机遇

沿海地区是江苏发展的重要轴线。江苏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将沿海地区建成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这是根据新发展阶段、新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江苏全局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沿海地区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江苏沿海地区处在东部沿海的中心地带,北连环渤海地区,南接长三角中心区,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连新欧亚大陆桥,是一带一路建设、沿海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交汇点。要发挥沿海地区河湖连通、海河交汇、江海联动等独特优势和条件,做大做强自身实力,激发新动能,以多重国家战略交汇点的定位,融入向海发展的大趋势,推动战略合作与区域协同发展。

沿海发展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支点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轴,沿海的各省市都在其行政区域内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增添了经济韧性。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和国家战略布局的连接点和重要抓手,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支点。

沿海经济是江苏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20年,江苏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海洋生产总值为4116.4亿元,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6%。在全省江海河湖协同发展格局中,要加快推进南北融通、江海联动和陆海统筹,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后备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挖掘沿海地区的成长潜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进而实现江强海兴”“南北均衡发展。

促进沿海崛起,打造增长高地

沿海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积累优势、转换优势的循环升级过程。必须深度挖掘沿海潜力,善于顺势而为,整合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带动和激活沿海小循环,促进沿海地区加速崛起,打造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独特的区位优势江苏沿海陆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汇区域,区位优势独特。沿海能源资源及储备潜力巨大,最有条件承接国家重大战略设施建设;沃野千里、水系发达,最有优势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工业发展相对起步较晚、空间较大,最有潜力构建高端绿色工业体系;拥有世界少有的潮间带滩涂、平原海疆和生物多样性,最有基础打造独具魅力的城镇体系、滨海风貌、旅游景观和度假胜地。

深厚的资源禀赋江苏拥有954公里海岸线,沿海地区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滨海湿地占全国的18%,沿海滩涂约占全国的1/4,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占全国71%,是我国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但沿海地区经济产出效益相对偏低,地均GDP和人均GDP分别为全省的55%81%,这既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也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坚实的基础设施以连云港港、盐城港、南通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布局基本形成,沪苏通铁路、盐通铁路、连徐高铁等相继建成运营。沿海三市作为新晋高铁城市,连通上海,将时空拉近至一小时通勤圈。连云港花果山机场年内建成投运,南通新机场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服务沿海产业的物流体系加速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日趋完善,不仅提升了供需的对接效率,还支撑了资源互通的高效流转,为江苏新一轮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崛起的产业体系沿海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支撑。沿海三市一、二产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面积占比由2016年的53.4%上升至2019年的89.7%。全省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管理海域面积27.8%,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7.6%以上,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3%以上。2020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年度新增991.7万千瓦,其中沿海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分布式发电占比合计82.4%

全力向海发展,推进陆海统筹

构建沿海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握战略机遇,明确发展定位,把江苏沿海发展纳入国家沿海发展的链条之中,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加强系统性规划实现联动发展新格局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一盘棋的系统思维,注重把握规律,在经济结构、生态布局、地域格局、发展战略等方面,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要素和谐共生,加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一体化推进江河湖海。着眼省内全域一体化,把沿海发展放在全省江海河湖联动发展的大格局下谋划,不能只偏重经济发展,不能仅限于沿海三市,不能只盯着陆地沿岸,而是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科学布局沿海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空间。围绕建成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从系统规划、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科学保护沿海生态优势等方面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型思维做好科技兴海新文章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秉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强化直面挑战的使命担当,弘扬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做好科技兴海新文章。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有效整合海洋领域科技资源,持续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布局建设江苏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形成定位清晰、开放共享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化与涉海院校、智库平台、相关企业的合作,着力培育国内高端海洋领域科技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推动海洋科技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为沿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生态化发展打造美丽江苏新典范江苏沿海具有潮间带滩涂、平原海疆风貌、黄海湿地等独特优势,填补了中国湿地类自然遗产空白。在将生态资源打造为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生态名片的同时,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以生态价值反哺生态保护与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江苏沿海打造成为东部沿海生态文明乃至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

注重全要素供给形成全面发力新动能强化要素供给,完善要素配套体系,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供保障。立足岗位职能主动作为,畅通政策和体制渠道,促进要素在更大空间内流动配置,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激活江苏海洋文化基因,全面提高沿海经济整体竞争力。同时,用足用好沿海现有的各项改革试点,大胆探索,通过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化,促使沿海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沿海发展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