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导读

“四化”联动 营造创新创业强磁场

发布时间:2022-01-07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柏长岭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吴政隆对人才强省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的实践路径。无锡一直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市委主要领导为人才代言,组织大兵团赴外招才引智,高规格举办人才峰会,重诚意兑现人才支持,连续三年上榜最佳引才城市,蝉联全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强磁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家级人才平台建设为契机,着眼引才格局国际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思维理念法治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努力为人才强省建设贡献无锡智慧,提供无锡路径,展现无锡担当

着眼引才格局全球化,刚柔并济加速人才集聚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引进集聚高端人才,用好全球创新资源,让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确定增量

强聚焦多层次引育。建立全球科技人才库,聚焦高精尖缺卡脖子领域,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清单式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海外人才回流窗口期,实施专项政策计划,加快集聚一批全球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聚焦优秀青年人才,深化实施锡引工程,实施学业无忧”“就业无忧”“创业无忧”“置业无忧四项计划,打造全链条大学生就业环境最优城市。

硬政策大力度支持。升级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太湖人才计划,在扶持额度上做加法、在压力负担上做减法、在产业效应上做乘法、在破除约束上做除法。落实顶尖人才顶级支持,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评价不设框框,支持不设上限;实施国际人才特别支持计划,通过项目支持、研发补贴、股权投资、载体建设等,给予更大力度综合支持。

活招数全维度汇聚。积极采用全职引进、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引进人才。升级举办太湖人才峰会太湖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太湖牌系列活动大力聚才,发挥PNP、海创智慧谷、欧创中心等平台作用精准引才,通过在国内外科创资源丰富地区架构创业飞地、鼓励企业在外设立离岸平台等方式灵活揽才,开展引才大使代言活动、组织伯乐奖评选以才引才,千方百计拓宽引才渠道。

着眼资源配置市场化,齐头并进释放人才活力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撬动市场要素支持人才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融合聚变,加快形成多元要素高效对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产才融合新格局。

发挥创新载体先导作用。高水平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梁溪科技城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推动太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推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优化升级,与教育部公布的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形成战略合作,大幅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聘上赋予科创型企业更大自主权,鼓励用人单位列支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赋予重点企业职称评定、技能等级评价、人才举荐等自主权,让企业在引人才、促创新方面挑大梁”“唱主角”“说了算

发挥头部机构集聚作用。密切与中国人力资源科学研究院合作,研究探索新时代人才发展规律,更加精准有效引才聚才。深化与省高投、智联招聘、国科控股合作,分别在资本、人才、项目上为城市赋能。发挥智联招聘第二总部示范效应,积极引进一批海内外头部人力资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创新平台机构等,全方位服务无锡科创需求。

发挥金融资本支撑作用。拓宽便捷高效的市场融资渠道,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撬动市场要素支持人才发展。坚持拨、投、贷、保、险联动,提档创投无锡金融路演平台,做大太湖人才基金,探索建立人才银行,创新人才险,提供创业失败补偿保险。发挥社会组织协同作用。用好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企业家协会等各类协会,发展校友经济,实体化运作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发挥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服务网络。

着眼思维理念法治化,破立并举创新人才机制

注重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治优势和市场优势,让人才工作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健全人才工作运行体制,完善机构设置,实体化运作市人才办,探索建立市人才工作局,更好发挥党委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决定作用。

推动人才工作立法。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工作立法,在领导机构、部门职责、规划编制、容错免责等方面予以明确,以立法形式推动人才工作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侵权预防、预警和应对机制,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营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培养涉外法务人才,加强企业涉外纠纷应对指导。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为人才松绑,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揭榜挂帅”“以赛代评等有效模式,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着眼治理能力现代化,虚实并重优化人才生态

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着力优化适宜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接续成长的生态环境,打造最美人才栖所

提升数字化立体服务。高效建设无锡人才大数据中心,构建各类要素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人才信息化系统,为高层次人才适配一码”“一卡,打造智能化应用场景。线上做优无锡人才工作网,联通人才微信公众号和灵锡APP,线下更好发挥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作用,形成线上线下一站式、立体化服务平台架构。

推进全覆盖分类认定。全面推行人才分类认定制度,动态完善分类认定标准,以人才分类认定为基础,精准开展人才服务。实行人才子女教育保障计划,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提高人才医疗保障水平,分类设计就医绿色通道;简化出入境手续,优化审批流程,为人才提供出入境便利。

打造类海外生活环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多方式解决人才居住需求。打造高品质国际化人才社区,配套安居住宅、科研办公、商业街区、医院学校、文化娱乐等设施,解决海外人才后顾之忧。

构建破次元宣传格局。加强与胡润等知名机构合作,拓展媒体朋友圈,发挥海外宣传工作站点作用,用好元宇宙媒介,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才工作形象IP矩阵,形成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同异次元一体联动的传播生态圈持续擦亮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城市引才名片,全力提升无锡人才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