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导读

培育高能级市场主体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2022-08-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张 坤    

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和综合竞争力。省委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泰兴作为沿江城市,制造业基础扎实,市场主体众多,但提升产业竞争力仍是突出主题,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始终把稳发展大盘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培育更高能级市场主体,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聚力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稳预期。当前,受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信心不足与预期不稳同时存在。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帮扶支持措施,精准滴灌靶向施策,让纾困工作既有温度更有力度,着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降、缓、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更好实现放水养鱼。强化政策兑现,推进免申即享,提升为企服务效能,让企业有更强获得感。实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丰富企业家座谈会、民营企业家沙龙、政银企对接活动等形式和内容,让企业诉求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加大金融惠企力度。放大金改试点成果,政府+市场双轨并行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政策直达、需求直报、服务直通三直服务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拓展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等金融业态,探索产业链金融模式,以金融活水动企业稳健发展。畅通经济供需循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难点,全力保障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释放产能、稳定市场,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平稳运行,协同提升产业发展韧劲和活力。落实稳外贸扶持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提升,打造B型保税物流中心,驱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降低物流成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强化产业策划、项目谋划,稳定投资者预期,精准招引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业关联度强的优质项目,更好串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

壮大实体经济,推动质效再提升。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一以贯之培育壮大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构建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规模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链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用好链式发展这个看家本领,实施产业强市特色发展123工程,打造产业地标,提升园区标识度。做实做壮支柱性产业,推动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军,促进精细化率和关联度再提升,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推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做大规模,培植更多链主、链核、链源企业。及时布局导入前瞻性产业,在未来食品、电子材料等领域开辟新的竞争赛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增效,把同一产业链条不同生产环节的共同需求转化成公共服务,培植生产性服务业,营造有利于产业链发展的良好生态。力争十四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超4000亿元。科创赋能产业蓄力蝶变。实体化运行科创委,研究建立创新主体发现机制、风险降低机制、市场动力机制、制度激励机制、政府促进机制,协同提升区域创新密度效度浓度。高效运作产业创新母基金,深化科技创新积分制管理,构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创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谋划建设香榭湖创新社区,积极布局总部经济、区域性研发中心、公共研发机构,打造创新之核。强化创新资源整合,推动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全覆盖,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新技术、新产品转移转化。数智助推企业破局跃升。用好智改数转关键增量,推动经济重构、产业重塑、生产重组。分类施策引导企业开展装备、工艺、管理升级,推广微通道连续流等先进技术应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示范工厂。下功夫突破发展瓶颈,打造绿色标杆城市,物化高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低含碳量实践路径。创造条件支持存量企业新上项目、增资扩股、技改升级,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领头羊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打造百亿领衔、十亿领班、亿元领队的大企军团。在做强产业、做大企业的同时,一以贯之抓实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构建本质安全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更大力度集成改革。聚焦制约发展瓶颈,在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领域攻坚突破,探索更多领跑省市的改革创新成果。坚持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090工程,努力让办事不求人、不找人、不烦人成为泰兴营商环境的鲜明标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提升一件事、一窗通办能力。健全涉企服务机制,推动双随机、一公开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效结合,做到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立足自身高水平走出去,又面向国际高质量引进来,实现本土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的有机衔接。高标准建设中日新材料产业园,在新材料领域加强合作、做出名气、提升影响力,打造中日经济合作示范区。强化与国际一流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发挥较多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项目的资源优势,拓展项目信息源和情报体系,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落子布局。立足全国大市场,着眼长三角,加强跨地合作、跨区合作、跨园合作,选择性承接先进地区产业外溢,努力在国际国内市场分工中占据价值高位。更实举措做强载体。始终把园区板块作为经济发展、企业壮大的主阵地,推动功能形态升级、产出效益升级、综合实力升级,构建业态强、质态优、形态美的现代产业园区。科学实施一区多园布局和管理,推动泰兴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阴高新区黄桥工业园创建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省级特色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鲜食之都,提升园区承载能级。同步推进乡镇板块提升发展力,进一步强产业、优环境、促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争创泰州市乡村振兴先行市”“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持续发力全局的重点、重点的关键、关键的具体,持续发力稳市场、稳就业、稳预期,推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