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导读

持续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崔荣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等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锚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奋斗目标,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2022年,跻身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18强,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综合评价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二。下一步,无锡高新区将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高新区力量。

打造产业集群,构筑产业创新主战场

优势产业强势引领。坚持产业强区主导战略,全力打造物联网及数字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六大地标性先进产业,加速发展高端软件和数字创意、高端商贸和临空服务等两大现代服务业,6+2+X现代产业集群实现体系化发展。物联网产业获批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年营收突破25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以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为核心,以无锡中韩集成电路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为重点承载区,以华虹、华润等若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国际集成电路创新集聚区,产业规模超1350亿元,占全省1/3、全国1/9;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创新药物及制剂等5大领域共同发力,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等3大品牌园区以及阿斯利康、药明等若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预计今年突破千亿元规模,争取进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20强。

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出台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未来产业工作推进机制,重点培养以化合物半导体和先进封测、氢能和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元宇宙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5个主导型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深海空天、硅基光电为代表的前沿型未来产业,积极布局“5+N”未来产业体系。针对每个未来产业,落实八个一,即一支专业的招商队伍、一份产业研究报告、一个产业政策、一批特色产业园、一个研究机构(平台)、一支投资基金、一个专家智库、一张产业链招商图谱。力争到2026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开放合作深度赋能。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加强国际优质资源导入,成立比利时、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异地创新中心,推进以粤港澳大湾区、美国、欧盟等创新资源集聚区为主的“10+X”个全球离岸创新中心建设,引进欧洲最大医学中心实验室Cerba研究院等。打造无锡新加坡科创城、中欧产业合作创新区、欧盟(东部)创新中心等国际合作新载体,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智慧产业园等总投资近20亿欧元的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鼓励本土科技企业走出去,通过新设、并购、合资等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累计设立境外研发机构34家。拓宽国际化资本对接渠道,利用政策红利吸引更多的外资基金聚集,目前共有FILP(外商投资有限合伙企业)4家、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3家,注册规模超7.27亿美元。

引培高端资源,打造产业创新活力区

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在集成电路领域,华进半导体牵头组建的先进封装技术创新联合体入围全省首批建设试点,国家集成电路封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大学无锡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等平台加快建设。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建设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瑞金长三角健康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中国药科大学无锡创新研究院签约落户。在硅光等未来领域,启动建设MEMS先进感知研发中心及硅基光电创新平台,推动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合作签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

引育高成长链主企业。实行产业链链长制,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围绕特色产业成立12个产业招商中心,实施产业高精准招商。打造先导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产业园等龙头企业产业生态圈,加快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项目;引导通用医疗推进中国式创新竞合新模式,带动供应链上下游300余家企业。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路径,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94家,聚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累计入选省级瞪羚、潜在独角兽及独角兽企业199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0家,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壮大高精尖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飞凤人才计划升级版,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引才等方式,精准引培海内外人才,强化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创新龙头企业+创新项目+人才团队引才模式,发挥链主型企业集聚效应,实现引资引智。重点围绕高精尖缺和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开展IMEC集成电路人才培训、产业人才实训学院等活动,聚集产业创新人才总量超31万人,引育国家级专家人才130余名。举办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通过以赛引才的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做优服务体系,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

做强产业创新载体。构建产业集聚区+功能园区+特色园区+龙头企业生态圈一体发展新格局,建有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国家软件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重点功能载体,加快硅基光电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建成朗新科技产业园、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等8个龙头企业生态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加大新型科创载体探索,以土地增容、载体翻新、产业升级、综合管理为核心,打造集总部、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载体,创新产业创新发展联合体新模式,叠加园区产业招商、园区运营优势,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营造产业良好生态。出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1+N”创新政策体系,率先开展国内首个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探索成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引导、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一产一基金”“一园一基金,汇聚基金超300支、规模超千亿元,设立全国首个百亿级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和全市首个投贷联动基金,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围绕一产业一个主题活动,举办首届中国硅光大会、第十五届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

开拓多元应用场景。持续加大物联网示范应用力度,高水平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通信技术场景建设,获批全国首个智能车全域测试城市。谋划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与产业融合应用,在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4个行业中推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支持实体企业提升数字化场景消费体验,大力建设智慧导览、智能导流等应用场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创新,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中欧(无锡)低碳产业园入围全国绿色发展园区试点。启动实施地标产业领航计划,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先行区、工业互联网试点园区。

(作者系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