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国”伟大实践的苏州样本

发布时间:2020-10-21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江苏省委宣传部调研组    

在中国,很少有城市像苏州这样,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如此特殊而紧密的联系。1983年,邓小平同志到苏州等地调研,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光明前景。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江苏时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正是在这样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苏州从一个不起眼的消费型城市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世界第九大新兴科技城市”,成为1500多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成为“小康中国”历史性跨越的鲜活样本。

“小康苏州”之历程

回首苏州小康之路,大体经历了特色鲜明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至上世纪90年代初,经由乡镇企业大发展,苏州率先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建设步入“快车道”。

40多年前,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诞生了“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1986年,苏州全市有乡镇企业13000多家,职工11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3.5亿元。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日后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1978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4元,1987年增加到944元,摆脱了贫困状况,走向了基本小康。

上世纪90年代至“十一五”末,经由外向型经济大发展,苏州率先实现“内转外”的历史性转变,极大拓展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平台和空间。

1984年,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获得国家批准,拉开了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序幕。此后短短十多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十多个各具特色的开发区迅速崛起。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苏州一跃成为世界性工业城市。2010年,苏州市工业总产值位列全国第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十分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0元。

“十二五”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大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加快推动“量转质”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全面提升发展内涵的时期。

2011年,苏州GDP首次突破万亿元。这时,苏州已处于小康社会建设光彩耀目的发展高平台。但苏州清醒认识到,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苏州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高校、科研机构、人才、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因子”被充分激活,一片郁郁葱葱的“产业森林”飞速拔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突破1万亿元。苏州发展已从过去的“跟跑”变成“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冲到了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的关键节点。

“小康苏州”之成色

根据《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检测报告2019》,在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含副省级城市)排名中,苏州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杭州;在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中,张家港、昆山、太仓、常熟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第五位;张家港更被评为全国10家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居第六位。“小康苏州”可谓成色十足。

持续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厚植“经济强”的基础优势,不断刷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速度。2019年,苏州GDP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三,进出口总额列全国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第五,累计使用外资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三位。“经济强”成为苏州的鲜明标识。一是强在结构优化。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十大千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初具规模。2019年实现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8000.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6%。经济发展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强在创新驱动。科技综合实力连续11年保持全省首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全国领先;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累计262人,其中创业类人才135人,多年稳居全国首位。三是强在发展协调。建成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7个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级保税港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功能区,是全国开放载体最密集、功能最全、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位。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经开区中综合排名连续4年位列第一。2014年,苏州被选为全国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持续推进民生大事、关键小事,提升“百姓富”的幸福含量,充分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温度。如今的苏州,民生福祉加快由满足基本需求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百姓富”的成果越来越可享、可感。一是富民增收全国领先。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为苏州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增添了底气。2019年,苏州农村集体总资产3046亿元,村均可支配性收入936万元,基本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二是公共服务优质均衡。2019年,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68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7%。被评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地级市。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惠及“老苏州人”,“新苏州人”“洋苏州人”同样享受相关待遇。三是社会保障兜底有力。2004年昆山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2012年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还率先在全省建立因病致贫家庭生活救助长效机制,城乡低保标准保持全省首位。2019年,苏州人均期望寿命达83.82岁,居全国第一。

持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陈“环境美”的生态底色,着意延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好诗意栖居的“鱼米之乡”,“美丽苏州”新画卷徐徐展开。一是主要指标明显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逐年提升并达到考核要求,城镇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苏州段及42条支流水质全部达III类以上。2019年市区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77.8%。二是生态修复明显优化。实施“四个百万亩”工程,为“鱼米之乡”筑起生态安全屏障。2014年颁布全国首部关于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三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获评“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连续四年位居《经济学人》杂志评选的中国大陆宜居城市首位,并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持续推进文化引领、法治护航,进一步擦亮“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市名片,不断攀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聚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是文明蔚然成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四连冠”,张家港成为唯一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涌现出11名全国重大先进典型、103位省级先进典型,22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达29.07%。二是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位列“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全国地级市阅读指数第一。昆曲、评弹、苏剧,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民族管弦乐团,新老“三朵金花”姹紫嫣红。市级文艺院团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总数列全国第一方阵。三是平安坚强如盾。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政社互动”实践被誉为“中国行政改革的第二次革命”;连续四次捧得“长安杯”,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六连冠”,获评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和“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小康苏州”之经验

“小康中国”的苏州实践,充分体现了苏州人民对中央精神的坚定遵循和抢抓机遇的奋斗姿态,充分体现了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彰显出重大现实意义和鲜明时代价值。

始终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和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形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强烈共识和强大合力。苏州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江南小城”转身为熔古铸今的“国际都会”,成为“最强地级市”,源自苏州紧跟中央部署,在党的大政方针下对“闯”的执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以来,苏州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排头兵、先行军。苏州人民没有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上限,形成了苏州“三大法宝”,即“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不等不靠、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昆山之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

苏州用实践证明:基层发展必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大胆探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把中央精神、省委要求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咬住目标不动摇,挑战极限不懈怠,以实干精神提升发展标杆。

始终把经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每一份成绩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苏州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面对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经济运行和民生就业“双稳定”。在物质文明极大提升的同时,全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让人的现代化成为小康建设的鲜明特征。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把资源整合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坚持“先富带后富”,帮助遍及9个省(自治区)、10个市(州)、24个县(市、区)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并在埃塞俄比亚等国建设运行一批开发园区,推动受援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苏州用实践证明:推进整体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实现由高速度发展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华丽转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更多人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得到全面提升。

始终把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在自我提高的进程中阔步走向世界,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声誉。苏州着力发挥70余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一批具有“率先”和“首创”意义的实践成果。大做“开放+”赋能文章,对标世界银行评价体系,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和“4S”国际版营商服务品牌。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推动“沪苏同城化”。把“飞地”建设作为空间资源受限条件下深挖发展潜力的有效路径,与南通、宿迁、滁州、嘉兴、霍尔果斯、银川等地合作共建开发载体。

苏州用实践证明:唯有立下“争第一创唯一”的雄心壮志,勇于改革、敢于担当,潜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才能破解难题、释放活力,不断增创新的发展优势;唯有放眼全球、对标先进,“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才能倒逼一轮又一轮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汇聚海内外各类资源,实现综合实力、开放形态、城市能级的标志性跃升。

始终把创新引领与保护传承紧密结合起来,构筑科技“硬核”,擦亮文化“内核”,展示出一幅历久而弥新的“双面绣”。苏州在2006年就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后,更加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的重要指示,不断提升苏州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功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同时,厚植“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遗产典范”“百馆之城”“百园之城”等文化沃土,建设古韵今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卓尔不群的世界文化名城,重绘现代版“姑苏繁华图”。

苏州用实践证明:创新是厚植实体经济新动能的根基所在,对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必将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与保护必须同步推进,让城市发展既有现代高度又有历史厚度,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经济与文化相得益彰中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为未来发展增添独特魅力。

“小康苏州”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缩影,同时昭示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可期可待。有理由相信,在新思想指引下探索前行的苏州人,一定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创造出更加流光溢彩的新样本!

(调研组组长:刘德海;成员:尚庆飞、黄涧秋、黄锡明、方世南、高坡、王平、吴绍山、胡元姣)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