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文化的特色与传承弘扬

发布时间:2021-03-0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蔡桂如    

  作为中华文化交汇交融的核心区域,江苏拥长江而地分南北、襟大海而枕长江三角洲。江海之水激荡,发育了长江三角洲,成为江苏生发的自然基础,也成为孕化江苏地域文化的原生因子。正因此,江苏地域文化深受江海风物浸润,打上了江海文化的深深烙印。溯文化之本源,承江海之文脉,强创新之精神,成建设之高度,是推进江苏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

  江海文化的特色

  南北文化交流,涵育江海文化生态。江苏历史上的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科学文化和农业生产经验。之后,江苏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机遇: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大批百姓与世家大族迁居,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重要改变;安史之乱,大量北方流民逃来,促进江南经济、文化等的兴旺发达;靖康之变,大批文人学士、达官显宦随大批百姓迁至,产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深远影响;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从全国各地大量移民填实京师,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自然地理因素,造就多元文化形态。江苏因江海而生,江海文化因水而生。但自然禀赋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导致的文化辐射距离,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因长江穿境而过形成苏南吴文化、苏中维扬文化、苏北汉文化的分立格局;因京杭大运河和黄海在南北之间与黄淮平原、东海的内外域联通,生成大运河文化和海洋文化并联格局;因地理治域不同,呈现吴文化、江淮文化、楚汉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共生格局。

  厚重历史底蕴,彰显文化积淀高度。江苏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个、名镇27个,排在全国首位。同时,江苏还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江苏文脉昌盛,历来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政治家军事家刘邦、思想家范仲淹、教育家胡瑗、哲学家王艮、书法家顾恺之、书画家郑板桥、文学家曹雪芹、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近代实业家张謇等是杰出代表。

  江海文化的精神品格

  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精神风貌。江苏因江海而生,长江的壮阔、大海的浩瀚、平原的宽广、湖泊的波澜、河流的延绵、水乡的温婉……涵养了江苏先民们放眼天下的视野、有容乃大的胸襟和开拓创新的胆识。江海文化因江海而生,江苏文化因水而兴,楚汉文化融合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精华,既受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影响,又受荆楚文化熏陶;江淮文化作为长江和淮河文明的融合,既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影响,又受吴越文化浸润;吴文化是中原文化走进苏南水乡后,在水的浸润与滋养下,不断兼容并蓄创新生成。可以说,这些文化在江苏大地上的融汇创新,成就了江海文化既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的开放格局,也塑造了江苏人博大包容、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精神风貌。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江苏的先民们面对江海狂潮带来的严酷自然灾害,不畏艰险、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他们不断地与江海抗争,煮海水为盐、垒丘田种粮、筑海堤防洪、挖河道排水、围湖泊防涝等,终于实现安居乐业,推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这种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拚搏过程,是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而顺适自然的奋斗进程,也涵育了江苏人积极向上、奋发自强、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改革开放以来的苏南模式”“昆山之路等,是这种精神的传承典型。

  崇德尚善,求真务实的精神气质。生生不息的江海之水,赋予楚汉文化的刚强雄浑、淮扬文化的清新优雅、吴越文化的细腻柔和等文化气象。江海文化海纳百川的开放、兼容并蓄的亲和、励精图治的创新,塑造了江苏人开放进取、宽容和谐、崇文崇德、诚实守信、自强争先的文化性格,涵育了江苏人尚德务实、义利并举的人文价值导向和崇文重教、崇礼守信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是对江苏既往发展成绩的褒奖,更是对今后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殷切期望。

  弘扬江海文化

  突出有形物质文化资源运用,在江海文化品牌打造中创新文化价值。江苏各地遍布的江海文化遗存如徐州湖陵城遗址、南通北极阁城墙遗址、连云港宿城、泰州望海楼、盐城范公堤等不胜枚举。这些珍贵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需要继续深入挖掘,更需要不断进行品牌打造与智慧营销。只有把文化品牌的价值根植到人们的心中,才能很好地起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江海文化这一文化品牌建设,要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出发,通过系统规划与适度开发,把古遗址、古街道、古城墙、古河流等历史遗存,打造成具有江海文化特征的鲜明标识,以彰显江海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结合江海文化资源的历史进行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创编,讲好先民们在江苏这片土地上艰辛开拓、励精图治的奋斗历史,赋予其时代内涵。

  突出无形精神文化资源运用,在江海文化产业创新中成就建设高度。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文化的竞争力在于创新。江海文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多元创新。不畏艰难困苦、自强奋勇争先等无形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造就了一代代江苏人始终以开放的眼界纵观天下、以宽厚的心态看待事物、以奋发进取的姿态创造价值,由此成就了历史发展的无比辉煌。时空转换到今天,江海文化的精神血脉需要得到切实传承。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江苏这片土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代,对中华文明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标识、讲好江苏故事、建好精神家园,把文化强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此,他在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特别点将泰州,要彰显江海文化的底蕴与自信,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泰州是江淮海三水交汇而成的城市典型,单塘河遗址、天目山古城、海陵仓、盐宗庙、江海会祠、古盐运河、垛田等,都是江海文化的历史坐标。因此,通过高质量的江海文化产业创新,突出江海文化精神的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提升江海文化精神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对泰州来说,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

  (作者系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