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堤:矗立苏北沿海的民心长城

发布时间:2021-05-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高亚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践行这个宗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涌现出许多勇于任事、敢为先锋的好干部,宋乃德就是其中一位。宋乃德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10月至19419月担任阜宁县县长,他克服经费、天气、匪患等困难,组织当地士绅、工程技术人员与民工成功修筑了90余里的海堤,护卫一方。为纪念他的贡献,此堤被当地人民命名为宋公堤

韩小堤的前车之鉴

1939830日,海啸肆虐、风雨交加,阜宁地区损失惨重。据《阜宁县志》记载,此次海啸吞没40多个村庄、淹没农田上万亩,造成3000余人死亡,受灾群众数以万计。地方士绅向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求助修筑海堤以绝后患,但过程艰难。经过多方努力,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同意拨款修堤。但国民党官员心中没有百姓,毫无信仰和担当,沆瀣一气、欺上瞒下,以修堤之名,行贪污之实。修建海堤明面拨款20万元,实用不足10万元,预计挖土20多万方,实际不足5万方。最后,仅在清代旧海堤基础上加高了20厘米,远低于高潮位防护的需要。其后,再遇海潮,海堤决口,给沿堤群众造成严重损害。这道海堤被人们讥称为韩小堤

执政为民,担起修堤重任

194010月,新四军、八路军根据中央指示协同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五纵队攻克阜宁县,根据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宋乃德担任阜宁县长。阜宁人民接连经历了两次海潮的侵害,难免有些心寒。

宋乃德到任后,深入一线了解民情。他召开爱国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前往沿海进行实地勘察,丈量残缺的旧海堤,测算土方量,登门拜访当地贤能,就修堤细节进行探讨会商,形成了修筑海堤的初步思路。

19412月,阜宁县参议会召开,推选计雨亭为参议长,杨芷江等为副参议长。此次会议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修筑海堤建议案,参加会议的100多位议员对提案反复辩论。提案经会议通过,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发行筑堤公债100万元,海堤修好后由政府负责偿还,并决定建立修堤委员会,宋乃德兼任主任,下设沿海工程办事处。

勇于任事,克服艰险修海堤

根据实际情况,先修北堤,后修南堤。北堤,从淮河南岸至废黄河北岸,长54里。筑堤公债计划先收足40万元开工,其余60万元待北堤修竣,南堤开工前收齐。由于国民党政府韩小堤的影响,士绅和民众对政府多有不信任,临近北堤预定开工时,只售出公债10万余元。敌伪势力恶意散布谣言,国民党韩顽政府配合敌伪。他们造谣说中央大军仍旧要来,日本皇军也不放过新四军新四军征修堤坝,是一种欺骗,实际上借此抽壮丁想骗老百姓的100万块钱。这导致开工前几天,民工不敢参加,每天仅有1000余人工作。宋乃德与县参议会一同努力,发动士绅购买公债。计雨亭主持召开了阜宁县参议会第二次常委会议,决定以区、镇为单位,推销公债,自己率先认购了10万元。经过多方努力发动,民工人数增加到8000多人。北堤开工前,由于运输困难,粮食只运到12万斤。为此,新四军三师在自身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以储存的军粮给予接济。此外,三师将士还利用战斗间隙多次参与修筑海堤。在宋乃德的领导下,北堤自515日开工,65日完工,除去阴雨天,用时15天修建完成。

北堤的顺利完工,给予人民极大的信心,也加深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南堤开工前,已经售出公债60万元。根据修堤委员会的全盘估计,经费足够使用,其余40万元公债便决定不再发行。经费充足,南堤的修筑却遇到了来自天气和人为的双重困难与破坏。适逢梅雨季节,连日大风大雨,卤潮泛滥,积水较深,还伴随时疫、痧症发生,修堤群众提出暂缓施工。

宋乃德基于汛期将近必须早日完工,以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政治上击破国民党和日伪谣言攻势的考虑,顶住压力,动员民众,将修堤坚持下去。宋乃德冒雨涉水,抱病前往八滩,在工地一住就是几天,指挥民工克服困难继续修堤。广大民工和开明士绅被宋乃德身先士卒、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从而坚定信心,返回岗位,继续抢修海堤。

敌伪势力从未停止对海堤修筑的阻挠。一方面宋乃德从未退缩,积极防范,不使其影响修堤进程;另一方面新四军配合工程修建,逐步剿灭敌伪势力。

623日,土匪顾德扬派两个班伪装我军,将工程处监工员、县粮食局科长陈景石杀害。宋乃德发布《为尖头洋事告工人书》,稳定民工情绪。同时,黄克诚闻讯,即令八旅二十三团开赴工地,保卫民工筑堤。728日,叛徒李学元勾结顾德扬残匪十余人混到堤上,将八滩区长陈振东、县政府科长于欣杀害。730日,在历经种种艰难险阻之后海堤终于胜利竣工,较之国民党政府修建的海堤,高度超出了三分之二,长度超出了十分之三。修堤结束后,宋乃德向参议会和民众公布了整个修堤的费用,发售的60万元公债,翌年由政府全数收回。修堤后不久阜宁再次遭受海啸,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超过了19398月的大海啸,而新海堤岿然不动。

宋乃德不畏困难、率先垂范、发扬民主、集中智慧,带领阜宁人民如期、节省地修建好了海堤,让阜宁人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的情怀和使命。时至今日,随着海岸线的变动,宋公堤已不再承担防海潮、护民生的使命。但宋乃德在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时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今仍通过宋公堤被人民所铭记。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