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粟裕在江苏

发布时间:2021-08-30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陈培圣    

粟裕在江苏战斗了12年。

他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苏北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从1938年至1949年,他与陈毅先后在苏南、苏中、苏北、南京都留下了战斗的身影。他亲自指挥了韦岗伏击战、袭击南京中华门、和尚桥夜袭、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车桥战役、涟水战役、宿北战役等战斗,在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指挥华野(三野)发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江苏解放及至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常胜将军粟裕在组织大兵团作战中,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越打越妙1946828日,毛泽东电报称: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刘伯承曾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先遣队威震江南

19383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28日,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亲自指挥了韦岗伏击战、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首战韦岗一举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陈毅曾赋诗称赞: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南面有198米高的赣船山,西侧有455米高的高骊山,两山中间是一条蜿蜒绵长的公路,日军的汽车每天南来北往有五六十辆。粟裕把干部召集到树林进行战斗动员:为了出奇制胜,伏击队必须在夜间急行军出发,拂晓前进入伏击阵地,采取突然行动。他向指战员们说明首战必胜的重要意义,提出吃苦耐劳、迅速隐蔽、灵活勇敢等战斗要求。617日上午820分,日军第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区域,先遣支队机枪班迎头射击,车上敌人弃车逃命。六七分钟后,第二辆车上坐的都是军官,新四军机枪、手榴弹一阵猛击,驾驶员和日军少佐土井、大尉梅泽武四郎等被当场击毙。接着敌人第三四五辆汽车接踵而至,车上日军30余人。粟裕命令已经全部进入阵地的战士们猛烈射击,一阵激战,日军只抢了一部分伤兵择一辆车逃走。韦岗伏击战击毙日军10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短枪10余支,以及车中满载的军需物资。

苏中七捷传美名

19467月中旬,蒋介石任命黄埔一期的李默庵为进攻苏中解放区的总指挥,所部5个整编师共15旅约12万人,集结在扬州、泰州、靖江、南通一线,企图占领我方在苏中的华中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海安。粟裕将华中野战军第一、六师与第七纵队累计19个团约3万人集中到苏中的海安、如皋,应对敌人的进攻。

国民党计划分三路和华中野战军打消耗战,其中李天霞的83师实力最强,而且非常狂妄,自认为华中野战军不会主动打实力最强的83师,而粟裕偏偏就打他的精锐83师。

713日早晨战斗打响,驻防在泰兴的只有8357团,在旁边的宣家堡还有个56团。这次华中野战军全部出动,粟裕让第六师打泰兴,第一师第一旅打宣家堡,一师主力与七纵队阻击83师主力和北面的148旅。粟裕知道李天霞狂妄自大,开始只派小股部队假装袭扰,用来麻痹李天霞。在小股部队佯攻后,粟裕直接把主力压了上去,敌人的那两个团马上就顶不住了。国民党这时候才知道华野主力在泰兴,急命99旅与65师向北去堵截粟裕的主力,可一切都迟了。宣泰战斗累计60个小时,歼敌两个团,俘虏3200余人,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再战如南,声东击西;三战海安,灵活出击;四战李堡,奇袭成功;五战丁林,再取大捷;六战邵伯,积极防御;七战如黄路,围魏救赵。

苏中战役从713日打到831日,粟裕以华中野战军3万人对阵敌军12万人,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苏中七战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典战例,也是粟裕的成名之战。粟裕的对手李默庵回忆苏中战役时说:粟裕卓越的战斗指挥艺术很值得总结,他集中兵力打我一点,而且有时是集中五六倍的优势。这样,我的部队就吃不消了,这样的打法确实很厉害!

淮海战役建奇功

1948年,已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的粟裕提出了三个关键性建议。第一个是924日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中央军委于925日发出毛泽东起草的第三份电报: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同时指示第一步作战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线为目标。1031日粟裕第二次建议中央军委: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表现出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1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复电指示: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第三条建议是分析全国各战场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完全解放后的形势,指出蒋介石可能采取的两种策略:一是加强沿江、江南及华南防御;二是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以待分江而治。因此建议歼灭黄百韬兵团以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消灭之。119日中央军委随即复电: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电报表明中央已下定决心,把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歼灭长江以北的蒋军主力于徐州及其周围地区。

用兵之法,先谋为本。在淮海战役的战略决策中,粟裕奇谋频出,连献三策,对于中央作出把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决策作出了独特贡献。

1122日,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同时给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以沉重打击,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结束。第二阶段以11纵队,采取多路追击、迂回截击、超越拦击等战法,在陈官庄地区全面包围杜聿明集团30万人马,并于126日全部歼灭向西南方向突围的孙元良兵团;采取近迫作战围歼黄维兵团,最后集中华野兵力解决杜、邱、李兵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野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立功运动、劝降即俘即补活动,到淮海战役后期,华野部队中解放战士达到总人数的80%,以致有人笑话,淮海战场是共产党指挥国民党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华野从36.9万人增长到55.1万人。

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共歼国民党1个剿总司令部、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基本上歼灭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解放了华东、中原广大地区,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责任编辑:朱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